让孩子学会自救自护
“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之“五自”实践活动包括了“学会自护”,有关这方
面的内容在小学《思想品德》等教材中也有所涉及。但是,事实上,小学生自救自护能力的
缺乏却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少年儿童被拐骗、绑架甚至谋害的案件屡见报端;烫伤、溺水、
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频频发生。如果你问学生:你住在高层楼房,突然发生地震怎么办?
着火怎么办?煤气爆炸怎么办?盗贼进你家怎么办?学生的反应:有的一无所知,有的
错误百出,极少有人说出正确可行的办法。
灾害和突发事件是从不预约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孩子们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宽,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其安全的问题,愈加显得重要。要减
轻天灾人祸对少年儿童的伤害,保障“未来”、“希望”的健康成长仅靠教师、家长跟在
身边保护是不够的,也是消极的。积极的办法是加强孩子的心理防御意识,培养孩子自救
自护的知识技能。
针对小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差这一薄弱环节,我校聘请经风雨见世面,有丰富生活工
作经验的退休老教师刘正校老师到校进行学生自救自护专题讲座。内容包括饮食卫生、交
通安全、警防坏人、灾害中求生等在内的自救自护常识。像“治安 110,火警 119,急救
120。应急电话记心头,危难时刻显身手。无缘无故不乱拨,扰乱秩序 NO!NO!
NO!”“河水深,车道宽,水边路边不贪玩;野外静、工地乱,危险之处绝不钻。”等都
是学生易懂易记的现身说教。
只要学校和家长注意孩子的心理防御意识和自救自护知识技能的培养,相信我们的
孩子一定能在灾害面前,不会做懦夫也不会做莽汉,而是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救能
力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