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1:34:43
有关规矩的经典素材 思品政 三年级.doc(29.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有关规矩的经典素材 宋楚瑜在清华大学演讲的启示 (经济发展需要尊重制度) 2005年 5月 11日,台湾地区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北京清华大学发表演说,谈到大陆 和台湾的经济状况时,宋先生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陆和 20世纪 50年代以来的台湾, 经济飞速发展有共同的经验,主要是三点:尊重市场,尊重专业,尊重制度。其中制度是 至关重要的。 经济制度其实就是一种规矩,这种规矩决定了经济的长远发展。 英国人排队 (遵守规矩是高素质的体现) 英国最有名的公德可能首推排队,甚至可以说凡有英国人在的地方,就有排队的现 象(在欧洲另一国家,挪威,一市之长也排队)。据说英国人排队和守规矩的习惯,是从 孩提时代就开始训练的,因为他们全面领会了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洛克的谆谆教导: “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 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温柔,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 根本改变,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不同的趋向,最后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 了。” 造反也不忘守规矩 (遵守规矩是高素质的体现) 德国人是个极端遵守法律和纪律的民族。游客在柏林参观夏洛特王宫时,会听到下面 真实的故事:1918年,德国斯巴达克同盟(德共的前身)在柏林发动十一月革命时,起 义者在王宫门前奋勇冲锋,伤亡惨重,可就是无一人越过草地去进行两侧的进攻。原因何 在?因为当时草地上竖立着一个小小的牌子,上面写着4个字:“禁止穿行”。即使是在 革命造反的时候也不忘“守法”!这个故事,深刻地道出了德国人的民族性。一位留学德 国多年的中国学生说,他在德国所到之处,从未看到过一辆闯红灯的车,即使在深更半 夜、空寂无声的街头,德国人依旧沿着横行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 炫耀的是,在他几十年的驾车历史中,违章记录栏内始终是一片空白。或许有些人会将此 视为“刻板固执”,嗤之以鼻。但实际上,德国人是聪明的,他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认真负 责,他们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洁净美丽,他们在不争吵不拥挤的环境里,不凭体力、投机 取巧或者其他伎俩,就可赢得平静安稳的幸福生活。 加州州长不在公共场合吸烟 (规矩面前人人平等) 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美国做访问时,曾对美国邮局前的排队作过观察。他发现,如 果服务窗口不止一个,也不是每个窗口前面都排一行队,而是只排一行队,前面的人依 序到空出来的窗口去办事,没有一个人会打破这种默守的规则。 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施瓦辛格有抽大雪茄的嗜好,可法律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他无 权在办公室“过把瘾”(万一有人进去谈事私人办公室也就成了公共领域),最后被逼 得在州政府的草地上支起帐篷,钻到里面才能吞云吐雾。唉,这州长当得真规矩! 新西兰总理赔不是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在新西兰,小事例可见大精神。1999年,在一次为慈善机构募捐的活动中,时任“反 对党”领袖的海伦•克拉克,在一幅小小的油画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只想这会让这幅普 通的油画增值。还真是的,经过她在背面接连题签两次的画最后竟以 2000元新币被一阔佬 买去。有人开玩笑说,克拉克当时的名字就值 1000元。不过,克拉克本人没有收取一分钱 的“签名费”,这些钱当天就被慈善机构悉数拿去。没想到的是,3年后当了总理而且民 众支持率一直很高的克拉克,却要为此事严肃认真地向公众道歉。这是为什么?关键原因 是“签名权”。在新西兰这个法制健全的国家里,油画像书籍一样,作为一种精神产品, 只有作者本人有权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大名,否则就是侵权、欺骗,是不诚实的行为,哪怕 是善意的都不允许。电台、电视台的“铁嘴”主持人和各个媒体的“挑刺”记者,对堂堂 总理一点都不讲情面,有些用词用语在咱们看来都有些过分。在人家的意识里,总理不是 “大家长”而是他们的“大管家”,既然是管家,出了问题要向大家伙儿赔个不是自然 没的说。这叫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绝不在高速路上下车的日本人 (遵守规矩是高素质的体现) 日本人遵守规矩的水平非同一般。有一次,一个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开车上了高速公 路,正碰上堵车,大家都把车停下等着。这时,孩子开始内急,但也得忍着,因为日本法 律规定,司机和乘客不能在高速公路上下车,即使前面堵车,你也必须在车里等待。这就 是说,孩子不能下来小解。万般无奈,母亲拿了一个塑料袋,让孩子把尿撒到里面,然后, 开车带回自己家。这个消息经媒体披露,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辩论,有的认为法律的制 定应更人性化,好让普通老百姓有回旋的余地;有的认为孩子的母亲这样做很好,是遵 纪守法的典范。但竟然没有一种观点认为,孩子应该下车撒尿。实际上,让我更感兴趣的 是,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母亲以饱含温柔慈爱的声音对奶声奶气的孩子进行了一番 适时的规矩意识教育,至于具体说了什么就要试试读者的想象力了。 巴林银行倒闭的启示 (遵守规矩企业才能稳固发展) 规矩通常以规章制度等形式表现出来。规章制度对企业的兴衰和个人的发展都有至关 重要的作用。违反规章制度而为,终究会导致恶劣的后果。巴林银行的倒闭给了我们这方 面的启示。 巴林银行成立于 1763年,被称为英国银行界的泰斗,享有“女王的银行”之美誉 。 1995年 2月 27日,国际银行界传出一条举世震惊的消息:有着 232年光辉灿烂历史,曾 一度排名世界第六位的巴林银行因过度炒卖金融衍生品而宣布倒闭。全球愕然的同时,人 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一悲剧? 造成这一悲剧的直接原因是该行新加坡分行交易员尼克•利森在做日经股票指数期货 交易时违反了规章制度,出现了 14亿美元的损失,几乎是整个巴林银行资本的两倍。 1995年 1月,利森认定日本股市和利率将会上升,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他即开始 大量买进日经指数的“买入”期货和日本利率的“卖出”期货。结果满盘皆输。 把巴林银行破产原因归罪于尼克•利森。从表象上看来,这是对的,但从深层次分析, 根本原因则在于巴林银行内部管理制度松散,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所致。 孟子的权变 (有时候不能死守规矩) 《孟子》有这样的记载: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欤?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授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授,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授之以手,权也。 虽然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原则存在,但嫂子落水快淹死时,必须拉她、救她, 这是“权”(变通),否则,见死不救,就是豺狼。 这说明规矩是死的,规矩总有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应 该采取权变的态度,不能死守规矩。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