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1:35:51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思品政 三年级.doc(25.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让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 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 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专家认为:人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势。孩子幼儿阶段所表现出各种主动尝试的愿 望,这正是一种责任心的萌芽。如幼儿自己要求独立吃饭,试穿衣服,手脏了自己洗…… 家长的责任是密切地关注他,扶植他,鼓励他,在尝试过程中,培养其意识,增强其自 信,逐步成为独立自主,对个人社会负责的迈向自我实现的个体。 责任心培养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 具体到抽象。不可想象,对自己不能负责的人,何谈对他人负责?对家庭不能承担责任心, 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心?因此,家长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从家庭起步,从日常生活小事抓 起,循序渐进,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 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名成员,既应该享受其权利,当然也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包括 建立家庭中的岗位,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父母可通过鼓励、期望、奖惩等方式,督 促孩子履行职责,培养责任心。根据有关统计,中国孩子每天家务劳动一二个小时,而美 国孩子每天家务劳动三四个小时,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层次的责任心难以确立,将来一 旦走上社会,就难以向社会层次的责任心过渡。 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让孩子在家庭的岗位上感受责任的 分量,哪怕只是清扫一次垃圾,洗一块手帕,忠于职守时应给予表扬鼓励;失责时应给 予批评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超越“以自我为中心”,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从 而强化自己对他人负责,对周围环境负责的责任心。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家 长越组代疱是无济于事的,有的家长求子成材心切,竟代孩子整理书包,帮助检查作业 错误,这是一种责任心的“错位”和“越位”。孩子做错了习题,打了“大叉”;上课迟 到,挨老师批评,其实并非一件坏事,通过让孩子承担“失责”的后果,从而懂得上学 读书绝不是自己个人的私事,而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父母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来说也是一面镜子。从一定角度来说, 父母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不可想象,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毫无责任感 的父母,可以培养出很有责任心的孩子。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