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1:35:51
我国小学生的责任心令人堪忧 思品政 三年级.doc(29.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我国小学生的责任心令人堪忧 责任感,是指人自觉地把分内的事做好的心情,也说责任心。高度的责任心是人的优 秀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是家庭稳定、社会团结的有力保障。 责任心,可以说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命运,决定着学生的人生。而时下学生的责任心又是怎样 的呢? 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只要孩子之间产生了矛盾,局外人一过问,首先得到的回答 肯定是“他怎样怎样”,甚至个别脾气暴躁的孩子会当着局外人的面边叙述边动武。不信? 请看具体事例: 1、某天中午,校长刚走到教学楼前,便看到一个纸团从楼上扔下来。她抬头一看,被 那扔纸团的学生发现了。那学生看到校长,迅速跑回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装模作样 地看起书来。校长弯腰捡起地上的废纸团,上了楼,来到他的面前,严厉地问:“老师不 是整天强调不能随手乱扔果皮纸屑吗?你怎么还从楼上往下扔废纸呢?”那学生听了校 长的问话,竟不动声色地一口咬定自己始终坐在教室里看书,根本没出教室,并一连找 了三个同学作伪证。校长见他们众口一词,说谎不认,气得脸色铁青,无言以对…… 2、一天下午,上课五、六分钟了,一个学生才气喘吁吁推门跑了进来。同学们见门忽 然开了,所有的目光一起转向了他。我见他连声招呼都不打,冒冒失失的样子,不禁随口 说了一句:“来晚了,怎么连声招呼也不打就进来了?”没想到这同学边向后走着,边 回头对我说:“我打了。”我一听这孩子嘴这么强硬,便追问道:“你什么时候打的?我 怎么没听见呢?”“我在还没进门的时候就打了。”这孩子依然执拗地说。“你在没进门 的时候打招呼。门关着,你声音不大,谁能听得见呢?我没听见,同学们有听见的吗?” 全班其他同学有的摇头,有的没有反应。这时坐在最后一排、平时与他关系特好的另一个 男同学站了起来,肯定地对我说:“老师,我听见他打招呼了。”当时,听了他这话,我 气得差点儿头晕。我与前面这么多孩子都没有听到他打招呼,怎么唯独最后一排的同学听 到了呢?真是咄咄怪事! 3、星期六下午,学校运动会结束之前,六班的一位同学因情绪高涨,站在凳子上观 看,被别人不慎撞了一下,从凳子上摔下来,扭伤了胳膊。当时,这孩子没有反应,星期 一的早上,在他妈妈的陪同下来找老师反映情况说,是邻居五班一位同学撞的,并找了 三个同学做证明。五班同学边哭边矢口否认,气得五班班主任及那位家长不停地奚落、批 评。谁知六班班主任到校后,经调查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那位摔伤胳膊的同学所找 的三个证人中,有两个那天没参加运动会,一个有事去了济南,一个在家长病没来。最后, 只有一个证人说是五班的同学撞的。虽然五班同学的家长看在班主任的面子上包了治疗费, 但是不是五班同学撞的,直到现在都是谜,因为他自始至终也没承认是自己撞的。事情真 是扑朔迷离啊! 4、某学校 6月 21日上午课间时,全校同学在操场上玩耍。一同学玩着玩着,便被从远 处飞来的石头打破了头。扔石头的同学一看砸破了低年级学生的头,撒腿闪入人群中。这 位被砸的同学当时只顾捂头也未看清扔石头的学生。这件事发生之后,学校领导多次在课 间操前向全体同学声明,希望扔石头的同学能够主动向学校承认。但那位扔石头的同学始 终没有“投案自首”。 以上种种现象,绝不是纯属偶然。这种撒谎、隐瞒真相、推卸责任的表现已经成为现在 孩子的通病。我这是危言耸听吗?不是!其实,如果你是一位细心的老师,仔细想想身边 的事情,或走到他们之中了解一下,便会发现这种现象俯拾即是。 陶行知先生曾言“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享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好多孩子 之所以具 有这样的表现,我想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社会教育的影响 当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 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 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诚信明礼” 成了骗人的愰子,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现象比比皆是;致人重伤、损人利己而不顾或逃 之夭夭者随处可见。这种环境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 2、家庭教育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时下,高举追求个人幸福大旗的现代人,动辄出现“离婚”、“婚外恋”的现象。这无 疑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刘亦婷等许多超常现象,也使我国的家庭教育达到了空前畸形。 多数家庭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为了能使孩子取得优异成绩,出人头 地,他们不恤“智力投资”,甚至不择手段,忽视了孩子品格的培养。父母的耳濡目染、 言传身教和长辈对孩子的溺爱惯养、放任自流,自然导致孩子任性、推卸责任、自护的意念 滋长。 3、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虽然家长们口头上接受素质教育,但过分注重孩子成绩的 现象,也不得不使某些学校在鼓吹“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 此各式各样的补课现象死灰复燃,应试教育有重新抬头之势。过分的注重考试成绩,使学 校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格的培养。所以,孩子的责任感不强与学校“重智不重德”的教育 也不无关系。 “成才必先树人”。一个过早夭折的孩子,怎能成才? 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目标明确规定“以个人——社会为轴心,以培养‘能够达到 自我实现和过负责任的生活’的公民为目的,注重公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新加坡也 把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教育列在了“5R”价值观。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 21世纪的学校培养 学生的责任感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而我国的公民品德教育是否注重了这一点呢?就此, 笔者查阅了许多有关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资料(如:《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 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却少有这样的字 眼,只在《小学德育纲要》教育目标和要求第八条中发现了这么一句话“教育学生要诚实、正 直、谦虚、宽厚、有同情心、活泼、开朗、勇敢、坚强、有毅力、不怕困难、不任性、不骄傲、珍惜 时间、负责任、守信用、自尊自爱、积极进取,提倡讲效率、、重质量、勇于创新。”也许,我 孤陋寡闻,对这方面的理论知之甚少,或者人们会说,用词不同但目的一样 ,我们现在所 倡导的“诚信明礼”、“诚实守信”不都是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吗?是的,我承认我 国的教育目标对这方面的教育不会忽视。然而,学生心理的早熟现象,已经使我们的教育 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如果我们再不特别指明这一点,不把这种要求放在特定的位置, 有几人会在这方面下大功夫?有多少公民真正重视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影响?有几人意 识到责任感对孩子一生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感召了多少华夏儿女远渡重洋,寻求救国救民的 道路;“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许多仁人志士的“商女应知亡国恨”,唤起了多少中华 儿女淤血奋战、誓死卫国的雄心。 某些老师虽然从自己工作的一点一滴在对学生进行着“呼唤责任心、培养责任感”的 教育,然而,面对这个精彩而无奈的世界,这种“星星点灯”式的思想教育究竟能起多 大作用,实在令人质疑。 平时教育工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播种》: 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 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 是一种性格; 一种性格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具有了责任心的性格,就会收获一个金色 的人生。 孩子就是全世界,孩子就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明天的责任;孩子是 我们的希望,他们肩扛着“振兴华夏,雄踞天下”的责任;孩子是未来社会的轴心,他 们背负着保卫祖国、稳定社会的责任;孩子是未来家庭的中流砥柱,他们背负着“赡养老 人、抚育后代”的责任……如果我们不注重从小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心,他们将来怎能胜 任这些职责?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