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创建文明学校相结合,用“绿色”校园熏陶人
文明学校的外在标准之一就是校园环境优美、人人爱护环境。学校坚持师生共同
参与建设校园,倡导校园“绿色文化”、“绿色文明”。
1、营造良好的“绿色校园”。为使学校早日成为花园式学校,学校请行家重新
规划校园,使之具有更高的绿色文化品位,及时改造和重新种植近3000平方米的绿
地,在体育场、教学楼周围种植较高档的绿化树种。新建教工宿舍7号楼交付使用的
同时,学校立即着手7号楼周围的绿化、美化工作。使龙岩一中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校园内设置分类垃圾箱,建设封闭式垃圾池。垃圾及时清除,实验室废气、废水及时
处理,校园环境绿化、净化力争美化。
2、建设袖珍的“绿色基地”。我校生物园面积达680平方米,植物部分有56科1
40多余种,动物部分有家鸽、四大家鱼,微生物部分有食用菌凤尾菇、猴头菇等,温
室内培养热带植物和苗禾。生物园经常开放接待外宾,让人流连忘返,赞口不绝,
是我校环境教育的好场所。
3、影响深远的“绿色文明”。通过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使更多的学
生具有环境意识,持续发展意识,资源价值观,环境伦理以及保护环境的自觉参与
意识。为使环保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学校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号召全校师生员工
进一步深入开展“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活动,制定了《龙岩一中学生十不准》、《教工
六不准》提出每个师生都应“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并且,及时修订
《龙岩一中卫生管理规定》,并逐步实施和完善龙岩一中“五无”评比规定。总务处
要求各部门都要认真进行环保管理工作。政教处成立“文明劝导队”,把环保工作
列为评选“先进班级”、“先进年级”的重要内容。完善文明学生、文明教工、文明班
级、文明科室、文明宿舍、文明家庭、文明楼院等文明细胞的创建内容和评比活动,我
校被省教委评为“五无”先进单位。
4、环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为了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
质、环境意识和身体、心理素质,学校实行“班级值日劳动教育”制度,每学期每班
劳动5天,每次每班劳动一天。劳动内容分保卫、保洁、管护花草、实验室服务、文明劝
导等。通过明确的分工,实行“五定”:定岗、定人、定时、定任务、定职责;通过建
立劳动教育考核制度,实行“五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评、值周行政评、当天
劳动管理人员评、班主任评、学生干部评,整个校园环境干净整洁,花圃管护净化美
化,垃圾处理及时彻底,全体同学在劳动教育中真正体会到劳动光荣,领悟了养成
讲究卫生等文明习惯的重要性。现在校园整洁,花草树木繁茂,单车停放有序,环
境状况往年好多了。1999年11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体育卫
生先进单位”。
由于我校领导重视环境教育工作,对校园环境整治工作常抓不懈,做到日常管
理科学化、制度化,“我爱校园环境美”活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经全体师生
的共同努力,“让语言更文明,让秩序更井然,让环境更优美”的口号已变成现实。
近年来,我校连续被评为市级“环境教育先进学校”。我们决心在已取得成绩的基
础上继续努力,争取我校的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再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