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2、使学生知道落后就要被挨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故事,揭示课题。
1.读读故事《火烧圆明园》。
2.讨论:
(1)说说听说过的圆明园原先是座怎样的园林吗?
(规模宏大,风景优美,陈设富丽,人称“万园之园”)
(2)后来怎么会变成一片废墟?
(英法联军抢劫、火烧所致。)
(3)你想说些什么?
(圆明园肯定价值连城 外国侵略者罪恶滔天 我国政府为什么不去打败这些强盗?
……)
3.齐读课文“导语”。
说说你的想法。
4.揭示课题(板书):不能忘记的屈辱
二、看看说说听听,初步明理。
1.讲讲故事“鸦片战争”。为什么说《南京条约》是丧权辱国的条约?
2.仔细看看读读课本第 14页的图表和旧中国历届政府在外国侵略者的强迫下签订的不平等
条约。
3.算一算(《看看说说》中的七个不平等条约,我国赔款总额有多少,割地有多少?)
师板书: 强占我国土 掠夺我财物
4.看看“万人坑”插图,读读旁边的说明。
师板书: 烧杀掳掠 无恶不作
5.算算祖国有多少屈辱岁月,教师板书:屈辱
6.讨论:
(1)从1840年—1945年这漫长的105年时间里,为什么我们祖国屡遭外国侵略者的蹂躏?
(2)结论:读读毛泽东主席说的一段话。
板书: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朽 落后就要挨打
二是经济技术落后
三、深入明理。
1.听歌曲《松花江上》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2.再读课文,进一步懂得落后就要被挨打。
讨论:我们为祖国做些什么?
四、课外延伸
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解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
板书:
不能忘记的屈辱
强占我国土 掠夺我财物 屈 辱
烧杀掳掠 无恶不作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朽 落后就要挨打
二是经济技术落后
教学反思:
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教师进行探索性的引导,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设探
索情境提出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中我围绕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逐步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绪激昂真正从
中受到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