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户到小康户
走进甘肃省陇西县高塄镇高台村,有三间崭新的砖瓦房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刘桂兰的
家。这几年,在幸福工程的救助下,刘桂兰凭着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新的生活,由过去全村有
名的贫困户变成现在屈指可数的富裕户,生产、生活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她种植着党参、黄
芪等经济作物,养猪50多头,家里添置了摩托车、彩色电视机、VCD、洗衣机等。这一切,使人
们很难想象到几年前她的生活是怎样的艰难。谈到生活上的可喜变化,刘桂兰打心里感谢党
的富民政策,感谢政府的大力支持。
高台村位于陇西县北山区,土地贫瘠,十年九旱,自然条件十分艰苦。遇到风调雨顺的
年景,生活勉强可以维持,大旱之年就要靠政府救济。刘桂兰1989年结婚,生了两个女孩后
于1996年落实了绝育措施。家里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1996年时,全家人均占有粮食只有
162公斤,是全村出了名的贫困户。
1997年 3月,“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在高塄镇开始实施,镇上将其列为重
点救助对象进行帮扶,一次性投入帮扶资金 4000元,其中幸福工程资金 2000元、县上配套
资金2000元,镇上还为其办理了养老保险,减免了子女上学的学杂费。刘桂兰依靠这些资金
购进了优良种猪和小尾寒羊,开始发展养殖业。镇上为其投放水泥 2.6吨,帮助其建成集雨
节灌窖 2眼,解决了她家的家畜饮水问题。刘桂兰在镇上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建造了标准化
圈舍,悉心钻研养殖技术。当年共出售猪19头、还种植药材 1000多公斤,获纯收入4000多
元。1998年刘桂兰又购进了面粉加工机和饲料粉碎机各 1台,开始发展家庭加工业。镇上积极
与工商部门联系,为其办理了工商优待证,每年减免工商管理费 960元。面粉加工和饲料加
工点的收入相当可观,年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1998年刘桂兰种植、养殖、加工收入近 8000
元,人均纯收入 1900元。由于有足够的投入,刘桂兰家的种植、养殖业一齐发展,仅种植药
材一项,每年收入就达 5000多元。
现在的刘桂兰,年收入1.2万元以上,人均3000多元,不仅还清了贷款,还跨入了小
康户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