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到小康
——外婆生活写照
一、见证贫困
外婆,江西务源县小港村农民
60年代外婆的生活是黑暗的,在外婆的回忆中,最切身的感觉就是饥饿。
“大跃进”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所谓“赶英超美”,“一天等于二十年”
看来愿望是好的,但“亩产十万斤”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农民的生活是如何过的。公社开始实
行大锅饭制,锅里的饭越来越稀几乎找不到米粒,大家的裤腰带紧了又紧,饥饿折磨得每个
人骨瘦如柴。身边的人不知不觉地不见了,山里能挖来吃的都没有了,有的饿死,有的被野
菜毒死。最悲哀的莫过于将自已的亲骨肉放在水中沧死。外婆告诉我,她每天想的就是如何找
到可以下咽的东西,以解饥肠。
二、迈入小康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农民积极投身于
社会主义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的
生存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民生活已摆脱了贫困,整体步入小康。村里开始
实施承包责任制,队里将田地按人头分给了各家各户,从那一天起,外婆种上了自已的8分
责任田。“种啥,啥时种,都由自已支配,那种当家作主的感觉太好了。
农村改革,外婆在地里种上了菜,每天挑到镇里去卖钱,田地里的庄稼连年丰收,使外
婆家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外婆家的生活由“贫困”跨入了“小康”,外婆感叹,还是社会主义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