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新朋友
〖活动目标〗
1.熟悉新同学和新老师,与同学、老师热情而礼貌地交往。
2.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3.学习人际交往的初步方法。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1.我校属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差,全部学生都来自农村。新生从未
经历过正式的与人交往的活动,不知道怎样去认识别人。
2.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自各个村小的学前班,班上大部分学生是互不相识的,很
有必要让他们互相认识,了解班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认识更多的新朋友,体验到集体
生活的愉快。同时,学生都来自农村,多数学生不善于表达且羞于表达,所以组织本次
“认识新朋友”的交往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二)物质资料准备
1.教师准备自己制作的各式名片、彩色卡纸、剪刀、胶水、一朵花、一面小鼓。
2.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设计一块“我们的班集体”园地。
3.学生每人准备一张自己近期的照片。
〖活动时间〗
3课时(课外 1课时,课内 2课时)。
〖活动过程〗
教师和学生在课外 1课时先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给学生编排座位,学生自愿组合与教师编排相结合;给学生分小组。
2.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在教室里设计一块“我们的班集体”园地。
3.布置学生收集一张自己最喜欢的近期的照片。
4.教师用各色卡纸制作教师名片。
(一)认识教师(活动场地:教室)
1.发名片。
师:同学们,大家好!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大朋友了,你们想认识我吗?
师(出示名片):我有一张名片,上边有一些关于我的资料,读了它,你就能认识
我啦!(发各式名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名片上的一些相关内容,并引导学生说说
相关信息。)
2.说一说。
师:请和我交上朋友的同学说说你知道了关于我的哪些信息。
生 1:我知道你的名字叫毕晓红,我们以后可以叫你毕老师。
生 2:我知道你的爱好是打篮球、看书。
生 3:我还知道你 22岁了。
……
师:看来,大家已经认识我了。下面你们也像我一样做张名片,让大家认识你吧!
(二)做名片
1.分小组做名片。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名片。
师:同学们想一想,要是碰到不会写的字,该怎么办呢?
生:问老师!
师:这是一种办法。除了写字,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请开动脑筋想一想。
生(沉默了一阵,一位学生小声说):画图!
师:这位小朋友真聪明,为我们想了一个好办法。例如,你的属相是“鼠”,就可以
画一幅简单的“老鼠”图。请注意,图要画得简单些,用线条画出轮廓就可以了。
学生十分兴奋地制作自己的名片。很多学生争抢着把自己的作品拿来给教师看,显得
很自豪。
2.游戏:找朋友。
播放音乐《找朋友》 ,同学们在音乐声中互相交换名片。(鼓励学生大胆活动,去寻
找新朋友。)
3.读名片,与自己的新朋友握握手。(学生遇到看不懂的名片还可以请教新朋友。)
把自己的相片和名片一起贴到“我们的班集体”园地中。
学生按照要求,陆陆续续去贴相片和名片。
师:我发现一个同学贴不方便,有的小同学个子小不方便,该怎么办?
生:几个人一起贴!大同学帮小同学!
师:对!同学之间就应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多数学生能愉快地合作。
(三)游戏:击鼓传花、自我介绍(活动场地:室外草地上)
1.讲解游戏规则。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然后用
一块布蒙住他的眼睛,由他来充当我们的小鼓手,进行击鼓。谁愿意来?
学生很积极,纷纷举手。
师(请一名同学上来):下边的同学就听着小鼓手的鼓点声来传花,传的时候请按
照顺序,一个传给一个。如果小鼓手的鼓声急促,下面传花的同学就要传得快些,鼓声慢
就传得慢些,老师叫停,小鼓手就停止击鼓,花传到谁手里谁就给大家作自我介绍,听
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2.进行游戏活动。
大家围坐成圆形,学生击鼓传花作自我介绍。
(介绍前教师先告诉学生一些与自我介绍有关的知识,如介绍时先说说自己的姓名,
接着介绍一些自己的相关情况,包括自己名字的来历、年龄、属相、兴趣爱好等。)
生:我叫徐洪刚,今年 7岁了,我喜欢画画。
师:哦!原来我们班也有一位英雄哦!(借机讲一讲徐洪刚的英雄事迹。)你们记住
他了吗?自己也可以想想怎样介绍才能让别人很快记住自己。
生:我妈说我是水里的竹子,我叫马水竹,我喜欢玩。
有一位学生脸红红的,不敢抬头说话。
师:没关系,勇敢一点儿!大家给他一点儿鼓励。(掌声)
这位学生低着头,还是不说话。
师:这位同学多可爱呀!老师和同学都想和你交朋友,你愿意和我们大家成为朋友
吗?
生(小声说):愿意。
师:你能告诉我们你的名字吗?
生:我叫陈小文。
师:你还能告诉我们一些你的其他情况吗?比如你的年龄,你平时喜欢做什么?
生:我今年 7岁了,我喜欢和殷志宏到村边的小河里逮小鱼。
师:小文同学敢于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老师真为他感到高兴,希望其他的同学也向
他学习!
生(双胞胎姐妹之一):我们姐妹俩是双胞胎,你们能分出我们俩谁是姐姐,谁是
妹妹吗?告诉你们吧!我是姐姐,我叫张进媛,我的下巴上有一颗痣,小妹没有。我喜欢
和我小妹一起玩。
生:我是妹妹,我叫张进月,我的眼皮上面有一个疤,姐姐没有!
师:你们姐妹俩可真有意思。
学生笑,继续击鼓传花相互介绍。
(四)游戏:齐心协力
1.介绍游戏规则。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玩齐心协力的游戏。游戏是这样的:三个同学为一组,然后
老师用绳子绑住他们每人的一只脚,大家协作一起向前移动,哪个组最先到达终点就算
赢。
2.与新朋友结成小组。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分组,每三个人为一组,大家自愿组合。
学生们纷纷去找新朋友组成小组,但还是有少部分学生没有找到伙伴。
师:还有几位同学没有找到伙伴,老师来帮你们,相信通过游戏你们一定会成为好
朋友的。
教师帮助分组。
3.进行游戏:用绳子绑住每个学生的一只脚,大家协作一起向前移动。
师:请大家在玩的过程中做到齐心协力,注意安全。
学生们很兴奋,玩得很开心!
4.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真高兴,认识了这么多的朋友!大家也交了不少的新朋友,希
望咱们班的同学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以后,也用今天这样的方法
去结交更多的新朋友吧!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活动,我感觉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学
生已经融入了新的班集体,并体验到了与人交往的快乐和集体生活的愉快。我认为此次活
动的成功之处有两点:第一,采用以游戏为主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说一说,
并且根据不同内容因时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方完成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去认
识新朋友,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表现得很活跃、积极、主动;第二,创设了
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学生体验到与人交流相处的快乐,从而激发其对集体生活的向
往。如陈小文因胆小、紧张而不敢作自我介绍时,我就积极鼓励、耐心引导,消除了他的紧
张及恐惧心理,让他也能大胆地进行表达。
活动存在的缺憾是:活动中学生的自我介绍方式太单一,基本表现为口头介绍。教师
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来作介绍,如可以通过唱歌、跳舞、讲自己的故事、
画画我自己等方式来介绍自己。
〖点评〗
点评一
本案例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方式组织活动,使枯燥的介绍活动趣味化,开放了活动的
时空,做到课内课外、室内室外相结合,增强了活动的实效性。活动有两个亮点值得关注:
第一,一个胆小的同学涨红了脸,不敢抬头说话,在教师的耐心等待和积极鼓励下,他
终于“开口说话”,勇敢地进行自我介绍。第二,在学生作自我介绍时,教师根据学生的
姓名特点,用风趣的语言对姓名进行引发和拓展,赋予了活动新的内涵,营造了愉悦、宽
松的活动氛围。
点评二
教师能够比较具体、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据此决定活动的内容,使教学活
动能够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是很好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
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指导和经验的提升做得不够。“学情分析”中谈到“多数学生不善于
表达且羞于表达”,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加强交往技能的培养。如:学生游戏
时应指导他们如何相互合作;学生相互介绍后,应对介绍自我、认识他人的经验进行必要
的归纳,让学生明确其要领;对于不善言辞的学生除了引发他讲话之外,还要在其他活
动中持续地给予关注,帮助他学习与别的同学交往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