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科第一册上学期第一单元《我
是小学生啦》的第四个主题。它是在学生已熟悉学校,初步适应学校生活,体验作为小学
生的愉快和责任,学习了解新环境的方法,能遵守学校的规则和纪律,遵守小学生的行
为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活动。由于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生活在镇区,他们每天都要和
交通打交道,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验,对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因此,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他们很有必要。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上学途中相应的安全知识。
2、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提高安全意识,学习自我保护的本领。
4、发展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设计思路: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在实践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我本着学生主动参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原则,充分体现这一
课程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对本课进行设计。以活动贯穿全课,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和感
悟,在交流合作中实现活动的有效互动。
教学设想:
一、有创意地布置活动场景
《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这一活动本来应该让学生亲自到现场实践。为了确保
安全,我们可以设计一次现场展示活动,精心布置活动现场,让学生有亲临公路现场的
感觉。在会场上可以设置交通要道——十字路口,人行道,各类行车道,以及各种交通标
志。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地活动,这样的模拟演习,让人身临其境,学生遇到类似
的问题也就有了应急的措施。这样就使《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这一活动真正落到
了实处,而不是“纸上谈兵”,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
《品德与生活》课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加
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
造能力。在设计《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这一活动时,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
之前,请孩子们先看大屏幕。
课件出现:各种车辆的喧闹声,接着是紧急刹车声,然后是人们的尖叫声,屏幕由
黑色逐渐变成鲜红色。学生认真地听着,仔细地看着……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声
音中体会发生的事情,初步感知交通事故造成的危害。
三、游戏——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在十字路口做个游戏。老师请出三个司机,三个骑车的人及五个行人。(学生到位)参加
游戏活动的孩子听到老师说完“开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对面出发。其他孩子仔细观察,
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情绪饱满,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从而形象地懂得了十字路口
“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展示收集情况,初步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作用
本着实践性这一原则,让学生亲自尝试、体验、感悟,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提
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活动前,让学生收集交通标志,想办法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用途。
活动中,让学生展示收集的交通标志,应到儿童讲述这些标志的含义,是在什么地方找
到的以及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等,并相互交流,加深了对这些交通标志的认识,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讨论会——辨析导行
以儿童的问题引出主题,如“丁丁是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上学以后遇到了各种各
样的问题,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能干,特地来向大家请教,希望小朋友帮助他评判
一下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然后列举在上学路途中儿童最容易遇到的问题,
如:“穿马路的时候,遇到红灯但没有车,妈妈一定要拉着我过马路,对不对?为什
么?”“放学路上,隔壁的大哥哥要和我一起去游戏机房看看,去还是不去?”等等,
让儿童展开讨论,判断是非。
六、模拟游戏
1、我是交通小民警
先启发儿童讲讲上学路上要遵守那些交通规则,再让儿童轮流扮演交通民警,在十
字路口进行模拟游戏(听红绿灯指挥、避开汽车、走人行道等)。
2、陌生人和我说话
先请一名儿童扮演上学的学生,教师扮演陌生人,设置种种问题,如和儿童打招呼、
问时间、以礼物诱导、约儿童去玩游戏等,引导、启发儿童作出种种适宜反映。然后请儿童
分组扮演相应角色,引导儿童自己创设游戏内容和情景,并展开讨论,进行这方面的安
全教育。
3、下雨怎么办
教师先提出问题:上学路上,突然下雨了,应该怎么办?引导儿童展开讨论,然后
引导儿童分配角色,创设情景,开展模拟游戏。如可请儿童分别扮演上学儿童、路上的树、
房子、大伞的陌生人等等,把有关安全躲雨,正确求助的知识融合在游戏之中。以同样的
形式还可以开展“上学路上摔交了”“爸爸妈妈没来接”等各种意外事件处理的模拟游
戏。
七、总结评奖,活动拓展
老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学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现在我们一起分享学习成果(齐
读儿歌),今天孩子们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老师觉得你们可以成为交通小卫士。希望你们能
像警察叔叔那样,自觉维护交通安全,让更多的孩子安安全全地上学,平平安安地回家。
最后为孩子们佩戴“交通小卫士”奖章。
《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内容相当丰富,其活动空间不仅仅局限于教室,我们可以将学
生带出教室,带出校园,走向社会,如可组织儿童到马路上学习交通规则。我们也可以采
用“请进来”的办法,将交警叔叔请到课堂,为课堂提供延伸的空间。收集、创编安全儿
歌,这些也是帮助儿童熟悉交通规则,树立规范意识的好办法。
活动准备 :
1、学生准备游戏活动所需的各种玩具车辆(自行车、汽车)。
2、精心布置活动场景。
3、学生收集各种交通标志(照片或图片)。
4、活动涉及的相关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
1、学生分成 8大组
2、观看大屏幕,说一说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3、教师小结,板书活动主题。
游戏活动
1、模拟车辆和行人任意穿梭 ,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学生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
性
2、表演过马路的情景。
3、在红绿灯的指挥下做游戏。
4、编儿歌。
第二课时
一、展示收集情况,初步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作用
1、把课前收集到的交通标志在小组上交流一下,再向全班汇报。
2、观看课件: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过街,学生翻越公路旁的栏杆和铁链,学生不顾
来往的车辆横穿公路,学生们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孩子都在干什么?
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3、 编儿歌
二、、讨论会——辨析导行
(小组讨论,判断是非)
1、“丁丁是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上学以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听说我们班的
小朋友特别能干,特地来向大家请教,希望小朋友帮助他评判一下怎样做是对的,怎样
做是不对的”。
2、“穿马路的时候,遇到红灯但没有车,妈妈一定要拉着我过马路,对不对?为什
么?”
3、“放学路上,隔壁的大哥哥要和我一起去游戏机房看看,去还是不去?”
4、讨论:上学路上还有那些情况要特别注意安全?
第三课时
一、 模拟游戏。
1、我是交通小民警。
2、陌生人和我说话。
3、下雨怎么办?
4、爸爸妈妈没来接。
二、总结评奖,活动拓展
1、齐读儿歌。
2、给学生佩戴“交通小卫士”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