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由瞿塘峡、巫峡、
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西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
的南津关,全长 193公里,其中峡谷段 90公里。
三峡地貌奇特,风光旖旎,人文名胜驰名古今,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世
界著名的风景区。千万年来,长江三峡向世人展示着它那万古不朽的风姿。今天,由于地
球上最大的水电站正在三峡中兴建,长江干流在三峡中被截流后,水位最大提高 110米,
达到海拔 175米。三峡中的部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将被淹没,同时,也将产生一批新的
景观。
瞿塘峡亦称夔峡,西起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 8公里,以其雄
伟壮观著称。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的大宁河口起,到湖北省巴东县的官渡口止,全长 46公里,以幽
深秀丽擅奇天下。巫峡分东西两段,西段由金盔银甲峡、箭穿峡组成,东段由铁棺峡、门扇
峡组成。峡中多云雾,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西陵峡西自宜昌市秭归县的香溪口,东到宜昌城头的南津关,全长 66公里。由庙南宽
谷把它分割成东西两段峡谷,依次为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黄猫峡等,
峡内多险滩急流。
长江三峡工程位于西陵峡内,于 1994年 12月 14日正式动工兴建。工程采用“一级开
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 3,035米,坝
顶高程 185米,正常蓄水位 175米,总库容 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 221.5亿立方米。
每秒排沙流量为 2,460立方米,排沙孔分散布置于混凝土重力坝段和电站底部。泄洪坝段
每秒泄洪能力为 11万立方米。水电站厂房位于泄洪坝段左、右两侧,共装机 26台,单机容
量 70万千瓦,总容量 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 847亿度。左岸的通航建筑物,年单向通
过能力 5,000万吨。双线五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可快速通
过 3,000吨级的客货轮。工程竣工后,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
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都无法比拟的!
三峡的名胜古迹,源远流长。记载着多少动人的历史事迹。其中白帝城、屈原故里、昭
君故里和三游洞等,好象把人带进一座灿烂的历史迷宫;三峡的传说故事,优美丰富,
从神女峰的传说到屈原和昭君的故事,似在人们面前展开一部民间文学的瑰丽长卷;三
峡的山和水,千姿万态,又似引导人们巡礼于一条彩色画廊之中。古往今来,长江三峡曾
唤起无数游客的感情共鸣,激励起对中华民族锦绣河山的无比热爱!
位于西陵峡口的宜昌市,是武汉与重庆间的唯一重点城市,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具
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里水陆空交通通达,现代通讯发达。这里经济资源丰富,蕴藏着巨
大的水能资源,还有磷、铁、花岗岩等具有较大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木材、茶业、中药材
等林特资源;长江三峡,古三国遗址,土家族民俗、民风、民情等旅游资源。宜昌城头的南
津关,是长江三峡的东口,从宜昌游三峡,是游客的最佳选择。三峡工程建在宜昌,三峡
工程的巨大牵动效应,使宜昌成为长江沿岸经济的重要支撑点,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热
点地区。宜昌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中国一流的旅游名城长江沿线重要的经济强
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