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3:08:19
黄河壶口瀑布 思品政 一年级.doc(27.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黄河壶口瀑布 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为国务院 1988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县城沿 着 309国道往东直达黄河即到,距县城 48公里。   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 约 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 40米,落差 30多 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 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风景区规划面积 175平方公里,主景区面积 27平方公里,是以壶口瀑布为主体的峡 谷景区,北至小河口,南至仕望河口。 夏秋季节,黄土高原暴雨频繁,黄河水势猛涨,瀑 布宽达 100多米,方圆数里,水汽遮天,气势磅礴,是游览观赏瀑布的最好季节。冬季冰 封雪冻,瀑布挂满冰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春季冰雪解冻,冰棱崩落,犹如山崩地裂, 声似炮轰雷鸣。   黄河壶口瀑布古已闻名,《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明代有位诗人写《壶口》 一诗赞道:“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双腾虬浅直冲斗,三鼓鲸鳞敢负舟。” 明陈维藩在《壶口秋风》诗中描写到:“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黄河西出昆 仑,源远流长。雄伟多姿的龙门,世称“九河之蹬”的孟门山(位于龙门与壶口之间)与 四时迷雾的壶口瀑布最为壮观,号称黄河三绝。壶口瀑布更以它气吞山河之势,声绝九霄 之壮著称于世。   孟门山距离壶口约 2.5公里,河水被巨石一分为二。此石横亘数百步,河水分流,俯 视如门,故有孟门之称。孟门山虽“临危若坠”,但“卧镇狂流”,“任水涨滔天,终不 能没”,实为壶口之下一大景观。河水出孟门之后,以“奔腾到海不复回”的态势,直至 相距 65公里处的龙门。   看彩虹是游壶口一乐,水滴排空,阳光射人,经折射、反射、衍射,瀑布上空展现出 七彩巨虹,与瀑布交相辉映,是奇观中之奇观。在有阳光的日子里,上午 11时左右,可在 河西的陕西一侧觅见;下午则可在河东的山酉一侧发现。如果走过黄河大桥数里,在孟门 观其壶口景色,缤纷的彩虹,上接长空,下临壶口水帘,更加美丽异常,令人神往。现已 兴修的壶口瀑布公园,公路可直达,并建有观瀑亭,是一个山峻水奇,林青花茂,别具 一格的公园。   由壶口上行约 1公里,有一小村名龙王达,相传是龙王休息的地方。这里有过“旱地 行舟”的往事。古时,因壶口瀑布飞流直泻,空中跌水十分惊险。所以,凡是航行于黄河 之上,路过壶口的大小船只,都要在瀑布上游停船卸货,在船上栓上绳索,用人力将空 船从河中拉上旱路,随后便“旱地行舟”直到绕过瀑布,空船再行下水,重新将货物装 至船上,继续水上行船。据说从前黄河的航运十分繁忙,壶口停放的船只最多可达千条, 从事“旱地行舟”的拉船工有数百人。直到晋、豫、陕铁路连接通车,水路交通为铁路取代 之后,“旱地行舟”便成为历史的遗迹。   爬上一孔道,放开胆子向壶口靠近一大截,发现黄水跌宕的地方,也就是壶嘴的正 当中,有一块油光闪亮的石头,似乎在急湍中上下浮动,这就是俗话说的“龟石”。登高 鸟瞰,上下浮动,忽显忽隐,胜似鲤鱼跃龙门。这块奇异的龟石,有很多传说。有的说是 禹王治水时立下的宝石,有的说是女娲娘娘补天时遗留下来的一神石。   就在壶口偏北不远的地方,有人祖山和庖山两座山。据说“天下之合”就是从这儿来 的。相传远古时代,在洪水泛滥,人类即将灭绝之时,伏羲和庖羲兄妹俩以“媒石”结为 夫妻,开始了男耕女织的新生活,成为人类最早的祖先。为了纪念他俩,后人把这座山叫 作“祖山”和“庖山”。人祖山海拔 1700多米,现在山上仍存有伏羲庙的遗址,庙内尚有 “隔沟滚磨”的画像,还有两眼泉井终年不竭,空气异常新鲜凉爽。   黄河壶口瀑布,号称“天下奇观”,是理想的旅游胜地。但因地处深山僻壤交通阻塞, 车辆莫达,所以能来观赏者屈指可数。今日之壶口,展现出新颜,黄河大桥飞架,新辟亭 阁栈道,登上安乐山,大川风光,田园景色,可尽收眼底,使人流连忘返。   1997年 6月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之际,香港特技演员柯受良先生驾车飞跃黄河壶口 瀑布成功,成为世界第一飞人,为中华民族争了气,也极大地提高了黄河瀑布在世界上 的知名度,迎来黄河瀑布的旅游高潮。壶口瀑布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风景名胜之一。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