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的隆起
地质学家都承认,从阿尔卑斯山脉到东南亚各大山脉的欧亚大陆山系, 包括喜马拉雅
山脉,都是在过去六千五百万年间达到最高点的一种力量所造成。这山系的各山脉,都是
地壳强烈隆起的产物。地壳隆起时把一个古代深海海沟里极厚的沉积岩层推出海面。地质
学家称这个海沟为“古地中海”。
什么原始力量能产生这种庞大的隆起呢?地质学家现在大都认为。力量来自大陆漂移。
这是多年前先由德国地质学家韦格纳提出的概念。
约一亿八千万年前,整个欧亚大陆边缘南临古地中海海沟。古代南方的超级大陆“风瓦
纳古陆”裂开之后,几个板块状部分开始移动。印度次大陆从非洲南部分裂出来之后,在
随后一亿年间向北撞去。古地中海海沟受到南面的印度和北面的亚洲大陆两面挤压,好像
一把大钳子把它越钳越紧。
无情的钳力继续增强,挤压力也随这增大。压皱了的沉积岩被迫从海底上升,填平以前
的海道。
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大碰撞,在七千万至六千五百万年前那段时间内发生。尽管
印度板块撞力极大,即为欧亚大陆板块所阻,印度板块于是向下楔入,以更大的力量陷
入古地中海海沟。
在其后三千万年间,古地中海因为海底被陷入的印度板块推起,浅水部分逐渐见底。最
后,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成为西藏高原。高原南部边缘的西藏陆缘山脉,成为该地区的第一
条主降落在越来越陡峭的南山坡。各大河流因上游水力增加,尚着旧断裂线和褶皱结构冲
蚀地面,与流下高原的溪流汇合一起,奠定了今天河流水系的雏形。
在南面,古代印度河、恒河及雅鲁藏布江挟带来的岩石碎片,迅速填塞阿拉伯海及孟加
拉湾的古老河口湾。这三大河流每天挟带三百多万吨杂物入海,大规模的冲蚀和淤积,一
直到今天都未停止。
约三千万年前,地壳活动渐趋高潮,造山运动的速度大为加快,喜马拉雅山脉也开始
急升。以前的海道完全封闭。随着印度板块继续陷入古地中海海沟,板块顶部几层旧岩石
削落仰跌,层层重叠,在平地上向南伸出很远。岩石这种波浪式“逆掩断层”称为“推复
体”。
推复体在印度陆块上逐个往外推,向南移了六十英里远。每个新推复体有比前一个更古
老的岩石。最后,这些推复体都褶皱起来,像手风琴上的腔褶一样,把以前的古地中海海
沟填塞了二百五十英里。
整个这段期间,河流的“下切侵蚀”几乎与山脉上升速度相同。从上升中的喜马拉雅山
脉侵蚀出来的大量风化物质,被挟带到平原,再由印度河、恒河及雅鲁藏布江冲流入大海。
这些沉积物的重量造成洼地,又能容纳更多沉积物。在某些地点,恒河平原下面的沉积物,
目前厚达二万五千英尺。
早期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可能是一万二千英尺,和今天的阿尔卑斯山差不多。喜马拉雅
山脉什么时候才成为地球上最高的山脉?大约仅在过去的六十万年期间,这个期间里,
冰种部更多更厚。
喜马拉雅山脉在一次突发急升中,到达“壮年期”。地壳下面岩浆形成的幼年结晶岩石,
被逼沿着最北面推复体核心及其外围上升,成为今天所见那些花岗岩大山峰。在某些山峰,
例如珠穆朗玛峰,古地中海海底含有化石的沉积物, 骑在新结晶岩石背上,被推上了峰
顶。(摘自冠楠的《喜马拉雅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