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1、《秋天的发现》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美丽的秋天》之《我爱秋天》中
的一个主题。是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标准中“了解天气、季节
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以及“愉快、积极地生活”标准中“亲近自然,喜
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的要求而设课的。在本课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关
注、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因此,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体验到发现
的乐趣,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大力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将自己的发现所得与同学交流,
使全班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2、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动、持久性较差。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重、
容易接受直观形象事物的年龄特点,本课设计时采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视
觉冲击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运用饶有趣味的活动形式,引他们走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在
自然、自如、自娱、自悟中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水平:学生已在前段时间的活动中收集了许多关于秋天的资料,从天气、植物、
动物、节日等各个方面了解了秋天,初步感受到秋天的美丽。
2、学习状况:学生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具有乐于参与教学活动、敢于表现自
我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预设:
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秋天的美,喜爱秋天。
2、 行为与习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
料的意识以及选择、整理资料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秋天气候、植物、动物等的变化,以及对生活的影响,学会
照顾自己。
4、过程与方法:让儿童自己主动地去观察、比较、发现、探索、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充
分体现主动性、合作性、探究性。
重点 :通过体验,了解身边的秋天,并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料。
难点 :对已有信息、资料的选用、整理、加工和汇报。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 教学软件、头饰、果篮和一些秋天的瓜果。
学生准备: 全班分成“动物、植物、天气、丰收、节日”五个小组,课前收集有关秋天
的图片、标本、照片等资料,动手制作一个与所找资料相关的头饰。
教学过程预设: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
设
设计意图
一、创设
情景“看
秋天”。
1、 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
2、 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
节呢?
3、 课件“看秋天”
根据画
面上的枫叶
和银杏叶的
颜色得出是
秋天
多媒体生动的
有声画面主要供学
生欣赏,启发想像,
激发学生对学习内
容的兴趣,自然地
进入角色。
二、游戏
激趣“找
秋天”
在画纸上的 12幅图画中找
出那些图片表现的是秋天。调查
学生对秋天有多少了解。
学生边
讨论边做贴
图。
用色彩缤纷的
图片和小组合作的
方式让学生在对得
答案的一刹那体验
成功。
三、千姿
百态“说
秋天”
我们都认识秋天了,就来
说说你在秋天的发现吧。(板
题)
鼓励学生根据
自己的兴趣小组开
展课内活动,获得
学习小主人的快乐。
1、秋风中的体操
(教师相机指导:秋天要注意
添衣保暖、多喝开水、锻炼身体、
预防疾病。)
天气小
组汇报秋天
的天气情况,
并说说应该
怎样照顾自
己。
跟随课
件做一套简
单的体操。
2、树林里的童谣
(教师补充菊花资料,同时进行
环境教育。)
植物小组
汇报秋天树
木和花朵的
情况、并表
演相关的童
谣。
调动学生多种
感觉器官。通过摸外
形、闻气味、尝滋味、
加强了对事物的感
受。
充分给予学生
展示的机会和时间,
自主交流自己的资
料。在合作中通过交
流、互助,既学到了
知识又培养了学生
在探索与求知中的
大胆和自信,达到
了知情的融汇。并且
通过头饰带学生进
入角色,学习兴趣
浓了,学习积极性
高了。
3、田野上的歌声 丰收小
组用猜果实
的方式汇报
秋天的丰收。
师生齐
唱《丰收之
歌》。
4、动物园里的表演
(教师随机进行纪律、做事
有计划的教育。)
动物
小组用表演
的方式汇报
动物在秋天
里的活动。
5、小朋友的欢笑 活动
小组汇报秋
天的节日和
愉快的活动。
四、欢歌
笑语“赞
秋天”
1、 小结板书
秋天虽然没有春的温暖、夏的灿
烂、冬的洁白,但是它有翻飞的
落叶、飘香的果实,所以它同样
美丽。
有哪首歌曲是我们喜欢的?
让我们在美丽的秋景中尽情歌唱,
希望明年的秋天,我们能有更多
新的发现。
学生随着美丽的
画面、动听的音乐、
带上有趣的头饰边
唱边跳,保持高涨
的学习兴趣,在表
演中悄悄地完成了
感受秋天曼妙丰姿
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