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子的探索》课堂评析
教学内容: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种子的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儿童体验寻找种子、观察种子的过程,培养儿童的探究兴趣。
2、初步认识常见的种子。
3、借助已有经验或间接经验感知种子的生长过程。
教具准备:
1、各种常见的水果、蔬菜。
2、多媒体设备、课件。
3、大纸盘一个、水果盘一个、水果刀一把。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游戏:猜猜看
师:孩子们,我们在秋天的世界里发现了许多变化,还认识了很多常见的蔬菜、水果。
今天,我把这些蔬菜和水果的果实藏在了这个百宝箱里 (出示百宝箱),你来猜猜看,它们
都是谁?(师边摸百宝箱里的东西边介绍)这个东西凉凉的,很光滑(顿一下,引起学生的竞
猜心理),老师的手刚好拿住它,样子像灯笼一样。这是什么呢?
生:是灯笼辣椒。
生:是柿子。
师:我再摸摸,还有点像圆圆的柱子。
生:辣椒。
师:到底是什么呢?(师从百宝箱中拿出辣椒,举起让学生看)
生:是辣椒。(教室里一片欢呼)
师:谁想来摸一摸、猜一猜百宝箱里的东西?
生:这个圆圆的、小小的,是葡萄。(说完后,摸出葡萄给全班同学看)这个大大的、 圆圆
的,是苹果。(举动同前)
生:我摸到的这个东西很小,一头尖一头圆,是瓜子。(举起后再摸)这个很长,我知道,
是扁豆。
师展示百宝箱中还剩的蔬菜和水果的果实。(放在水果盘里)
2、师切苹果,揭示课题。
师:(举起盘子)这些果实里藏着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有很硬的米米(师相机纠正:那是种子)。
生:有很好吃的肉,有的是酸的,有的是甜的(师相机纠正:那是果肉)。
师:好,现在我就切开这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来看一看里面的宝贝。 (师举起刀和苹果)
我就要切苹果了,不想对我说点什么吗?
生:老师,你要小心,刀很快(锋利),你不小心就会割了手,就会流很多很多的血。
生:老师,你要是把手割了,就不能给我们上课了。
生:老师,妈妈说,手割破了会感染,所以你要小心一点。
师:谢谢孩子们,老师记住你们的话了。(师把苹果切为两半,放在投影仪上)你们看见
了什么?
生:里面有种子和果肉。
生:果肉很好吃,种子很小,是黑黑的。
生:里面还有有点硬的壳,那是小种子的房子。
师:是啊,小种子就住在这个叫果核的房子里,瞧你说得多棒啊!这节课,我们就去
探索一下这些种子的秘密吧。(板书课题)
评析:猜猜看的游戏,抓住了孩子好奇的心理,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并且巧妙地
将前面教学中孩子发现的秋天果实水到渠成地融入本课,也为孩子寻找种子提供了活动
的材料。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兴奋点是很高的。同时,不经意间的安全教育使师生之间
的距离更近,情感更实。这正体现了课标中的基本理念之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因而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剥离的道德教育与道德情感,只有源自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
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二、寻找种子,仔细观察
1、学生动手寻找种子
师:孩子们,这节课你们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果实,想去找一找这些可爱的种子宝宝
吗?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它们呢?
生:像老师那样用小刀切开我带的梨。(师:老师也来提醒你,用小刀的时候,要小心,
别把手划破了。生:谢谢老师。)
生:我带的是桔子,直接可以用手撕开。(师:然后边吃桔办边找种子,是吗?)
生:我带的是香蕉,也可以边吃边找。生:我带的是辣椒,可以用文具盒砸开它,再找
种子。(师:好办法,这样手上就不会沾上很多辣椒汁了)
师:现在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找种子,找出来后看看你找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寻找种子,师巡视、帮助)
生:汇报
生:花生的种子有点胖,它还穿着一件黄黄的衣服。
生:我找到的是桔子的种子,很像一滴眼泪。
生:柚子的种子扁扁的,很白,皮不是很平。
生:我的橙子里面没有种子。
生:我的香蕉里也没有种子。
师:真的吗?
生:不是的,老师,橙子里有种子,很小很小的。
(师将橙子掰开放在投影仪上,放大)
生:有,像个小黑点。
生:老师,我发现香蕉也有种子,太小了。
师:原来,这些种子在生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咱们的小朋友差点不认识了。
2、观察、比较种子
师:孩子们,想把你找到的种子放在这个盘子里,让大家都看看吗?(师拿出一个白纸盘,
学生纷纷将自己找到的种子放到纸盘上,然后,师把这一盘种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看一
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先告诉小组内的小朋友。
(学生小组内交流发现)
汇报发现
生:我发现袖子的种子大,辣椒的种子小。
生:我发现它们的颜色不一样。
生:我发现花生的种子可以吃,枇把的种子不能吃。
师:我们不仅在课堂上找到许多种子,还发现了它们的不同。那么除了这些种子,你
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种子?
生:西瓜、南瓜的种子。
生:猕猴桃、西红柿、土豆的种子。
师:还有这么多孩子知道啊!这样吧,把你知道的种子介绍给周围的伙伴听。
(学生相互介绍认识的种子)
师:不管是课堂上找到的种子,还是课外看到的种子它们的大小都——,颜色都——
(引答),而且有的可以吃,有的不可以吃。
评析:孩子在简单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的探究活动中,表现得分外自由。寻找种子时
的兴致勃勃,比较观察时的津津乐道,介绍种子时的合作分享,都令人感到课堂上流动
的轻松与快乐,探究的习惯也就会从这样一个个细节中逐渐养成。但也有要格外注意的地
方,那就是部分孩子在用刀切果实时,由于年龄小,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三、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l、了解苹果种子的生长过程
师:(师端起盛有种子的盘子)这些种子咱们找也找了,看也看了,还有用吗?没有用,
就扔了吧。
生:这些种子还可以埋在土里,长出新的植物,又结出果实。
师:这些小小的种子真的能变成很多的果实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苹果种子的成长。(播放
课件:苹果种子的成长过程)
师:多快乐的苹果种子啊!你们想来当当这快乐的种子娃娃吗?
生:想。(播放苹果种子成长的课件,全体学生跟着律动。)
师:现在谁知道苹果的种子是怎样长大的吗?
生:先把苹果种子放在土里,还要给它浇水、施肥,种子慢慢地发芽,然后开花、结果,
就有了许多新的苹果了。
生:苹果的种子娃娃住在土里,给它浇水、施肥,就会发芽,长出叶子,苹果树长大了,
就会结出苹果。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苹果种子是怎么长大了的。先把几粒种子放进泥土里,它就慢慢发
芽,我们给它浇水、施肥,阳光、雨露也来爱护它,它就慢慢长成一棵大树,然后开花,
最后就结出许许多多的苹果。(师边口述过程,边板贴图片)原来,苹果的种子就是这样长
大的。
2、了解其它种子的生长过程
师:除了苹果种子,你们还知道哪些种子的生长过程?先和同桌的伙伴说一说。(同桌交
流)
生:我知道丝瓜种子是怎样长大的。丝瓜种子要先搭好架子,慢慢地丝瓜的小芽就出来
了,它的瓜也从小到大,结果丝瓜结完了,它的架子也就没了。
生:我还知道葵瓜子是怎样长大的。先把种子放在泥土里,然后浇水、施肥,它就发芽,
长高了。
生:我还知道西瓜是怎么长大的。先把种子播到土里,慢慢长出一个小苗苗,然后给它
杀虫子、浇水,还需要阳光,它慢慢就开花、结瓜了。
师:孩子们,经过探索,我们都知道了种子是怎样长大的。(师指黑板,边口述植物的生
长过程,边完成连线。;)就这样,种子就像小朋友们一样,慢慢长高了。咦,孩子们,你
们怎么知道这些这么多关于种子生长的知识?
生:我从电视上知道了香蕉是怎么长大的。
生:我从电视上,还有爸爸妈妈那里知道的。
生:妈妈给我买了《十万个为什么》,我是从书上知道的。
3、了解种子生成过程中的不同
师:你们真会学习。其实,不同的种子在生长过程中,还有许多秘密,你们看——(播放
课件:播种时间、生长周期、形状分别不同的三组植物)你们又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牵牛花的种子只要三个月就开花了,不像苹果的种子要好多好多年才开花
结果。
生:我知道水稻的种子九月收割,再过一个月,辣椒才播种。
生:我知道白桦树很高大,而小草很矮。
师:种子虽小,却藏着这么多的秘密,你最想跟这些种子娃娃说一句什么话?
生:种子真了不起!
生:种子很神奇,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我会继续看我的《十万个为什么》,长大
了当一名种子专家,让别人都来问我。
师:是的,种子真奇妙呀!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孩子利用课前用多种办法收集到的资料,来解决探究的
问题——“这些小小的种子真的能变成很多果实吗”,使孩子感受到种子和孩子们一样
地在成长着。但在介绍种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孩子间接获得的知识比较雷同,他们的注
意力不如前面那样集中,从而使课堂气氛有所回落。这里可以让孩子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图
片,配合图片进行解说,以调动孩子低落的情绪,荡起他们学习的激情。
四、课外延伸,动手种种子
师:你们想亲自看一看这些种子是怎么长大的吗?(举起装有种子的盘子)想看一看种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吗?
生:想。
师:老师就把这一盘种子分送给你们,拿回去后挑一个时间种上。你也可以另找种子种。
看看自己在种种子的过程中还会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下来或写下来。(分送种子)
评析:这是一堂没有画句号,且还带着问号就下课了的课。也许不久,关于种子的探索
的精彩故事将源源不断,也许在很久以后,孩子才突然想起种子的探索还没完。但是,不
管怎样,给孩子们一个问号,总比给他们所有的答案要好得多。当教师不再仅仅立足于课
堂,而是立足于孩子的明天、未来时,我们就真正给了孩子们一个梦,一个不断去探索的
梦。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