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子的探索
〖活动目标〗
1.体验在自然中探索、发现的乐趣。
2.初步了解有关种子的知识。
3.学习观察、记录、表现和交流的初步技能,发展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当今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如我执教的一(1)班,全班学生 45人,男生 30人,
女生 15人,全部是独生子女;大部分学生都生活在城市里,家庭的生活水平较高,学校
又处于武汉的中心地段。城市的独生子女对自然现象的了解不多,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对
种子也并不在意,看见了也并不关心,只是有的家庭由于兴趣爱好种植了花草才使孩子
了解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各不相同,加之学生认知基础、
感悟能力较差,只有通过趣味游戏等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我们班的学生对品德与生活课兴趣很浓,乐于在活动中展示自己,而《种子的探索》一课
正好结合学生这方面的特点,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体验需要、探究需要和体验成功的需
要。
(二)物质资料准备
1.学生准备:
(1)秋游时在现代农业蔬菜种植基地亲自动手收获的水果和蔬菜。
(2)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种子的资料及相关知识。
(3)制作种子装饰画的相关材料。
(4)整理秋游的收获。
2.教师准备:
(1)各种常见的水果和蔬菜。
(2)有关种子的课件。
(3)实物投影仪。
(4)百宝箱、大纸盘、小纸盘、水果刀。
〖活动时间〗
1.课外利用学校组织秋游的机会,我和学生们一起走进大自然,走进现代农业蔬菜种
植基地进行参观、调查、访问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探究小
组,选择自己的探究主题。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看到的、收获到的秋天
的果实以调查表的方式记录下来,或把自己亲自动手收获到的果实带到课堂中来。
2.课内 2课时。
〖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秋游那天我们到了现代农业蔬菜种植基地参观,在那儿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
么收获?请把你们的丰收成果快快拿出来向同学们作个汇报。(出示学生填写的表格)
学生汇报收获。
1.游戏:猜一猜。
师:你们的收获可真多呀!老师的收获也不少(出示装有水果、蔬菜的百宝箱)。同
学们,你们猜,这里面装着什么?
生:苹果、白菜、橘子、葡萄、辣椒……
学生们自由地猜测百宝箱里的果实。
师:这样吧!老师就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一猜你们都摸到了什么?
生:这个大大的、圆圆的,上面还有一个小辫子,是苹果。(说完后摸出一个又大又
红的苹果,举起让全班同学看)
生:是苹果,猜对了。(教室一片欢呼)
师:你猜对了!那就把它奖给你们这一组吧。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生 1:……猕猴桃。
生 2:……萝卜。
生 3:……辣椒。
生 4:……花生。
教师将学生猜对的果实作为奖品奖励给本组学生。
2.实践活动,揭示课题。
师:这些东西里面都藏着“宝贝”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宝贝”吗?
学生自由地说。
生:苹果的中间有大大的苹果心,再里面是一颗颗的“米”。
师:那是种子。
师(手拿苹果):现在我们就切开这个又红又大的苹果,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宝
贝”。
师(拿苹果一半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让学生看):你们看,苹果的“宝贝”是什么呢?
生:小小的、黑黑的是种子……
学生们争着说自己看到的“宝贝”。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种子呢?
学生自由地说自己知道的种子。
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种子的秘密吧!
教师出示课题:种子的探索。
(二)活动二:动手动脑,初识种子
1.寻找种子。
师:请把秋游收获的果实快快拿出来放进果盘里,在小组内相互介绍一下。
生:我带来了金黄的玉米、香蕉、红红的辣椒、橘子,还有带刺儿的黄瓜。
……
师:你们带来了这么多的东西,它们都有种子吗?咱们就去找找吧。在找之前,老师
想提几个小小的要求:
(1)每组的同学要一起动脑筋、想办法;
(2)在组内互相说一说你们找的是什么种子,这些种子的形状、颜色;
(3)每一组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介绍你们找的种子。
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寻找种子,把找到的种子在小组内介绍并认识。教师巡视,
帮助。
师:老师看见很多小组都找到种子宝宝了,现在,哪一组的同学愿意第一个上来介
绍?
2.介绍并认识种子。
学生们拿着装有种子的盘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介绍本组同学找到的种子。
生 1:我带的是橘子,可以直接用手掰开,边吃边找种子,橘子的种子像小水滴。
生 2:我带来的是一个猕猴桃,先把它的皮剥开,吃一口看见一颗颗小小的、黑黑的
“小芝麻”,可能是它的种子吧。
生 3:我带的是香蕉,发现里面有小小的、黑黑的东西,是它的种子,我发现它的种
子可以吃。
生 4:我带的是龙眼,我吃了它的果肉发现它的种子是黑黑的、大大的、圆圆的。
生 5:我带的是扁扁的、绿绿的扁豆。
……
学生们争着说自己找的种子,可高兴呢!
(三)活动三:观察、比较,体验欢乐
师:哎呀,你们可真棒!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种子,现在,把种子收集在一起进行
比较、认识,有什么发现?
生 1:有的种子大,有的种子小。
生 2:有的种子是圆的,有的是椭圆的。
生 3:有黄色的、绿色的、黑色的……
生 4:有的种子可以吃,有的种子不能吃。
……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今天发现了种子这么多的秘密。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种子的知
识呢?
生 1:听妈妈说,蒲公英的种子被风一吹就漫天飞舞。
生 2:我爷爷的院子里种了丝瓜,我知道丝瓜的种子种在土里,慢慢长大,爬藤生长、
结果,果实挂在藤子上。
生 3:我看《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知道红薯是长在地下的。
……
教师以实物投影方式显示出今天认识的种子。
师:这些小小的种子有什么作用呢?
生 1:种子可以种。
生 2:种子是农民伯伯最宝贵的财富。
生 3:种子在秋天收获,来年可以种植。
……
师:老师还知道一个小秘密,你们想知道吗?
教师出示课件,播放种子的生长过程。
师:假如我们是一颗快乐的种子宝宝,我们会怎样呢?
播放韵律:快乐的种子宝宝。
师:首先蹲下来、听乐曲,跟着课件一起做韵律操,当种子宝宝。
师:种子宝宝们长大了吗,你们快乐吗?
生:高兴!
师:老师和你们一样做了一回种子宝宝,真快乐呀!
(四)活动四: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师(出示用种子制作的图画):你们看,老师就用秋游时候收集的这些种子制作了
一些装饰画来装饰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家,漂亮吗?
生:漂亮!
师:谢谢你们的夸奖,有什么想问我的吗?
生 1:老师,你这是怎么做的?
生 2: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师:用我们找到的种子做的。
……
师:现在,咱们一起来为班级做一幅种子的装饰画,把我们的教室装扮得更漂亮好
吗?
生:好!
教师放音乐,学生在音乐中开心地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小巧手”作品展示交流会
学生们把自己或组内制作的作品进行分组整理,并向全班介绍。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并把它贴在教室内合适的位置。
〖教学反思〗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学生最关注自己喜
欢的、感兴趣的现在生活状态。”教育家杜威也曾这样说过:学生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
其实也是学生不断进行生活积累和建构新知的过程。
有鉴于此,在本主题教学时,我充分地采用录像演示或图片、照片简说。先让学生回
到兴趣盎然的秋游现场,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玩耍、自然地观察,采用亲眼看一看、亲手摸
一摸、亲口尝一尝等形式,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的
一切活动都停留在原发状态,停留在纯自然状态。活动中尽可能多地借助“模拟情境”甚
至“实地实景演练”等多种实践引导形式来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积淀。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设计了让学生伸手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并巧妙地将前面教学中学生发现秋天的果实水到渠成地融入
到本课。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想亲自动手找种子的欲望,让学生们带着这种浓厚的兴趣进
行找种子的活动,既有趣味性又有可操作性。把过程、方法、知识和技能融合起来,让学生
从直接的体验、亲身的感受中享受到种子带来的乐趣。
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根据这一特点,我专门
设计了“快乐的种子宝宝”的韵律,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他们得到了适当的休息和
放松。在韵律中学生感受了种子“埋在土里―浇水―施肥―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
生长过程,淡化了学生头脑中模式型的生长过程,使他们对进一步探究有了更强烈的欲
望,自主性由此体现。
渴盼成功是每个学生最真实的心理需要,通过“小巧手”作品展示会,让学生们把
自己找到的种子和果实制作成装饰画来装扮自己的教室和家,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审
美观念的同时让学生们尽情享受成功的快乐。
〖点评〗
点评一
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这是一次愉快的经历,当然也是一次愉快而又深刻的记忆。应
该说,在《种子的探索》这一主题活动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
爱”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无论教师、学生都是时刻遵从着一种生活化的理念,一种感受生
活、感知生活、感悟生活的成长历程。
活动中,我们和学生共同实践,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对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有了较
充分的认识,由此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了种子的特征,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种子
秘密的兴趣。
让孩子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动手寻找种子,把找到的种子在小组内相互介绍并认识,
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寻找和认识种子的乐趣。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意识
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发学生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对他们所接触到的生活、熟悉的环境、
眼中的世界进行感悟、发现、探究,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使学生在做中悟、做中学。
活动中师生创设了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并在其中成为
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使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和谐而亲切的生活气息。
点评二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实施中,主题与主题之间、活动过程各环节
之间有着彼此关联和承上启下的相关内容,本次活动就与春天种植活动有密切联系。因此,
在了解种子生长过程这一活动中,应诱发学生对种子生长过程的好奇,从而对种植活动
产生积极期待,为春天的种植活动做好铺垫。因此在活动形式的设计上,除了课件展示外,
更要结合秋游经历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实验等活动的展开。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