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培养良好习惯的原则
1、尊重儿童的权利
习惯培养的最低起点,应是成人与儿童商量,并认真对待儿童的意见。最理想的状态
是让儿童自己提出一些意见,并与成人一起作个决定。充分尊重儿童权利,让他们在习惯
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自己决定养成哪些好习惯,改正哪些坏习惯,自己决定采用哪些
方法,并主动学会与成年人合作,这应当成为习惯教育的第一原则。当然,成年人的引导
与帮助是必要的,但只有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教育才能成功。
2、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今天的孩子是在信息朝代长大的,他们吸吮着改革开放的新鲜乳汁成长,他们身上
有许多我们并不一定具备的优点和习惯。因此,科学的态度是,我们要向孩子学习,与孩
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向孩子学习,需要父母与教师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
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一个勇于承认自己缺陷的人,才是现代人。学高为
师,行高为范,父母与教师必须为人师表,必须为人垂范,否则难以服人。
二、培养良好习惯的具体方法
1、关键在第一个月
按照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 21天。孙云晓认为,养成的习惯不一样,
每一个人的习惯不一样,每一个人的认真程度不一样,刻苦程度不一样,所用的时间也
肯定不一样。培养习惯需要持之以恒,但开始的第一个月是关键时期。
2、习惯养成的方法和步骤
心理学家认为,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尽管道德培养有很多种起
步,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却离不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从道德行为入手,
这的确是发展小学生品德的最有效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到底有哪些环节和方法呢?
可以概括出六个步骤:
a、认识习惯的重要
b、与孩子及相关人员一起讨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
c、进行形象感人的榜样教育。
d、持之以恒地练习。
e、及时而科学地评估引导。
f、逐步培养良好的集体风气。
3、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习惯用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