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知多少
主要通过营造、再现春节的节日气氛,回顾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生活。使儿童在搜集、表
现、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领略各地的春节习俗,更有意识地关注、了解民族文
化,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一、主题目标
.进一步感受和了解春节的传统文化,体验春节生活的幸福和欢乐。
.知道身边的人们为大家辛勤工作,用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人劳动的感谢之情。
二、活动建议
春节吉祥物设计
请儿童用收集到的有生肖标志的春节挂饰、明信片、年画、对联等布置教室,营造新年
氛围。
引导儿童观察教室里的挂饰,找出上面的吉祥物标志和图案,欣赏生肖动物的各种
动态,丰富儿童的感性认知。
提出设计班级新年吉祥物的建议。让儿童先分组讨论,交流设计方案。如把吉祥物设
计成怎样的规格、大小、式样,用什么材料等等。再分组用不同的材料、工具进行设计、创作,
最后进行介绍和评选,选出一组作品作为班级新年吉祥物,挂在班级门口,其它的可以
用来布置教室或作为礼物赠送给别的班级。
也可以先进行个人设计比赛,选中方案后再进一步制作成班级吉祥物。也可以将整个
活动改成让儿童设计生肖邮票。
春节知识大竞猜
请儿童分组为竞猜活动收集有关春节知识的问题,经过整理后,画上各组的标志放
入准备好的“问题筐”内。请儿童们设计活动的形式和规则。(挑战,幸运羊年,开心辞
典等等)
活动开始,老师帮助宣布竞猜规则,然后请每组各选一位代表分别坐在竞答席上,
另外的儿童坐在下面补充答题。让儿童自己选出主持人,一位负责抽题,一位负责念题,
比赛可以采取轮流和抢答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采用记分制决定胜负的方法。各组代表回答
问题时,可由本组成员进行补充。最后可根据记分情况,用儿童们自己在上一主题的活动
中的作品进行奖励。
辛苦了,春节里不休息的人
形式一:可以先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引出活动:明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电
话铃响,爸爸戴上警帽冲出门去。明明说:“真没劲,爸爸又要加班去了,每年过年都不
能在家和我一起玩。”以此引出问题:“明明爸爸去做什么?他为什么过年也要上班?谁
的爸爸妈妈过年也要加班?还有哪些人过年也要上班?如果这些人都不上班,那么会给
我们的春节生活带来什么影响?”等等,通过问题去引导儿童思考各行各业的工作与我
们生活的关系,从而激发儿童对这些辛勤工作的人们的敬佩和感谢之情。
形式二:可以由主题一的活动入手,儿童在交流寒假生活时遇到了这样的烦恼,展
开活动。还有哪些同学的亲人加班,没有与家人团聚?他们都做些什么?为我们的春节生
活带来什么?还有哪些行业的人没有休息?
启发儿童分组讨论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心和感激之情,如分组制作小礼物、写慰
问信、做祝福卡或组成爱心慰问队去实地开展慰问活动等等。
三、指导建议
春节经历对儿童来说并不陌生,但儿童往往把注意力更多地停留在对于春节吃喝玩
乐本身的表层体验上,因此这一主题从让儿童收集问题入手,来引导儿童关注中国春节
的有关知识和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知识竞猜、情感交流、艺术创造、爱心表现等各种活动
体验春节亲情,感受爱心传递,这是这一主题活动的根本目的,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活动
时特别要突出这一点。
春节大竞猜活动是儿童丰富、增长知识的过程,还是儿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过
程。因此,要引导儿童经历收集、设计问题,并且通过查找资料、询问等方式探究解决问题。
从而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发展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体验。
春节大竞猜活动要着眼在小组合作上,如小组搜集问题、讨论制作问题卡和答案、小
组协作竞猜等等方面,而不在于获得了多少知识。
“辛苦了,春节不休息的叔叔阿姨”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儿童通过讲述自己家
人过年仍然工作的经历,启发儿童关注身边为大家过好年而辛勤工作的人们,激发儿童
对坚守岗位的人的尊敬和感激之情。结合儿童生活,活动可以提前进行。
四、评价要点
是否细心关注有关春节的民俗现象,是否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收集春节问题并进行
竞猜分享的活动中,是否能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过节体验和对于春节文化风俗的认识。
对于中国春节的文化传统是否有初步的了解,并由此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和自豪感。
是否能关注到春节中一些坚守岗位的人,是否理解他们的劳动与我们春节生活的关
系,并能用各种方式真诚地表达心中的尊重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