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春节上班的叔叔阿姨
〖活动目标〗
1.重温家庭过年的欢乐,知道节日里还有很多人仍在辛勤工作。
2.体验关爱他人的情感,学习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感激。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比较小,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2.体会不到劳动者的辛苦。
3.不知道如何去关心别人。
(二)物质资料准备
录像带。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春节的时候我们都放寒假了,可是有些叔叔阿姨却没有休息,我们
来看一下。
播放录像:医生、司机、售货员、护士等的工作情况。
师:看了录像,你知道他们是谁了吗?
生:他们是医生叔叔、司机叔叔、售货员阿姨和护士阿姨。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过年时医生、司机、售货员、护士等叔叔阿姨都去休息,不
工作了,那会怎么样呢?
生:叔叔阿姨过年时要是不工作,我们过年就不能玩得那么开心了。
师:为什么?
生 1:因为过年时,环节工人要是不工作,就没有人处理垃圾了。
生 2:护士阿姨过年时要是不工作,病人就没人照顾了。
生 3:电视台的叔叔阿姨要是休息了,我们过年时就看不到那么好看的节目了。
生 4:警察叔叔要是休息了,就没人保护我们的安全了。
生 5:售货员要是不工作,那我们就没地方买东西了。
生 6:物业公司的叔叔阿姨要是不工作,家里的水电出了故障就没人维修了。
……
师:是啊,叔叔阿姨为了让大家愉快地过个好年,自己顾不得休息,坚守岗位,认
真工作,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吗?
生 1:我想对这些叔叔阿姨说:叔叔阿姨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生 2:我想表扬他们。
师:好啊,我们一起来表扬他们。
集体鼓掌。
生 1:我想为春节里不休息的叔叔阿姨画幅画。
生 2:我想为他们唱首歌。
师:你想唱什么歌呢?
生:我想为他们唱首《新年好》。
师:那你就唱吧。
学生动情地唱了起来,其他同学也忍不住一起唱。
……
生:我想给叔叔阿姨写封信。
师:好啊!那请各小组的同学合作把自己想对“春节里不休息的叔叔阿姨”说的话
记下来,给他们写封慰问信或者画画都可以。
小组合作写慰问信,画画……
师:好了吗?
生:好了。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 1:我们小组的同学画了交警叔叔、医生和司机,并在他们胸前戴上了大红花。
生 2:我们给叔叔阿姨们写了这首诗。
叔叔阿姨真辛苦!
为了我们过好年,
春节你们不休息,
我们真心谢谢您。
师:你们真是小诗人啊!
……
生 3:我们小组写了封慰问信。
师:写了什么,念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 3:好!我们是这样写的:叔叔阿姨,谢谢你们,你们为了让我们开开心心过好年,
自己不休息,你们辛苦了,我们以后一定要向你们学习。
师:写得多好啊,可是我们应该怎么向他们学习呢?
学生思考。
师:想想做值日时――
生 1:老师,今后我一定要做好值日,让我们的教室干干净净。
生 2:我要把黑板擦干净。
生 3:我要关好门窗。
师:再想想自己,想想生活中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学生茅塞顿开。
生 1:我要管理班级的钥匙,以后我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准时给同学们开门。
生 2:我是班长,我以后要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不在的时候要管理好班级。
生 3:我是语文科代表,我要帮助老师收好本子。
数学科代表及美术科代表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生 4:我是小组长,我要认真检查同学们的作业。
生 5:我要配合小组长出好美术栏。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老师希望你们说到做到,做一个心中有他人,爱帮助别人
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为让学生深入理解医生、司机、交警等工作人员节日里坚守岗位的原因,我让学生思
考“要是这些叔叔阿姨过年时休息,不工作了,那么会怎么样?”从而让他们体会到这
些春节不休息的叔叔阿姨工作的重要性,进而让他们明白,这些叔叔阿姨是为了大家过
好春节才坚守岗位的。
学生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对道德行为的践行都源自于学生的道德情感。因此,在本课
中,为了激发学生对“春节里不休息的人”的敬意,我让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看法与观
点,结果学生有的想说话,有的想画画,有的想鼓掌,有的想唱歌,还有的想写信、写诗,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小组合作选择大家比较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春节里不休息的人的
敬意,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真正做到用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自觉地形成以他
们为榜样的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这样有利于学生道德行为的产生。
本课中,在指导学生向这些“春节里不休息的人”学习时,如果简单地停留在“向
他们学习”,那么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因此,我力求“近一点”、“小一点”、
“实一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有的放矢指导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把抽象的概念、抽
象的想法落实到生活实际中,落实到具体行为中。
当然,在教学中也有一些遗憾,比如由于学生年龄小,有些单纯的说教他们不感兴
趣,如果再多穿插一些有趣的游戏,把说理融入到游戏中去,相信效果会更好。
〖点评〗
点评一
通过假设“要是春节里不休息的人都休息,不工作了,那会怎么样”,让学生联系
生活实际,大胆想像,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医生、司机、交警等许许多多的叔叔阿姨是
为了让人们过一个好年,才不休息的,并在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思维能力
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自主发言及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写慰问信、画画、作诗、唱歌、鼓掌等
自己喜欢的方式向“春节里不休息的人”表达敬意,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激发
学生的道德情感,并在这一环节中联系美术、语文、音乐等学科,体现了学科的整合,促
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在活动的过程中,把指导学生的行为落到实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
际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白了如何去真正地帮助别人。
点评二
本案例最值得提倡的是教师能够引导儿童把向坚守在节日岗位上的人学习与自身的
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针对儿童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着重培养他们做事情的责任感。
但整篇案例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如,活动开始播放的那段录像,旨在提
醒儿童关注到节日里仍坚守工作岗位的各行各业的人员,不如在活动前布置儿童观察身
边有哪些人春节里没有休息,让这些各行各业的代表在学生们的眼中具体、生动起来。至
于探讨这些坚守岗位的人不休息的原因,教师的问题假设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假设所得
出的结论是学生们早已知道的事情,也是不需要任何思考就能够说出口的。建议教师创设
条件,开放教学时空,让儿童与身边这样的人实际接触,向这些人实际寻访原因,在亲
自的接触与交往中增进了解。如果儿童的亲人就因为需要在节日里坚守岗位而不能陪伴他
们,可以通过此环节的创设增进儿童与亲人之间的理解,这样也会使教育目标及教育效
果更丰满一些,综合性更强,而不仅限于责任感方面的教育。再有,慰问活动实际上儿童
是没有任何具体的慰问对象的,在这种太虚拟化的活动中儿童很难感受到活动的实际意
义,教育的实效性也必然打折扣。教师在反思中关注的也仅仅是活动的形式,其实活动的
形式再丰富,游戏再生动,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儿童也只能是做虚幻的道德游戏,对
其品德培养毫无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