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急救
一、主因
人的体温维持在 37℃左右为正常。当高气温、高湿度通风不良,致使环境气温过高时,
使体内大量失水、失盐、积聚大量余热,并出现机体代谢紊乱现象称为中暑。体弱多病,过
度疲劳,睡眠不足,饥饿和患有心脏、肾、肝疾病等是发病的诱因。
二、主症
1、前兆:患者大汗、口渴、头晕、耳鸣、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疲惫、精神不集中、动作不
协调,这是发生中暑的前兆。
2、轻度中暑:除有以上症状外,病人面色潮红或苍白,胸闷,皮肤灼热,体温
38、5℃以上。
3、重度中暑:患者谵妄、痉挛、昏迷、皮干无汗、体温在 40℃以上或出现休克。
三、急救
1、速离高温现场到阴凉处。
2、松开衣服,吹风,凉水洗澡。
3、喝淡盐水、饮料、绿豆汤等。
4、口服人丹、十滴水,太阳穴擦清凉油。
除上述措施外,还可用以上办法。
1、使患者平卧,头、腋下、大腿根等部,用冷水、冰水或用白酒擦身,并吹风。
2、用手导引人中(见图 57)、合谷(见图 46)、十宣(见图 70)等穴位。
3、及时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当肛温降至 38℃左右时,应停降温,以防虚脱。
4、有条件者静脉滴注 5%葡萄糖盐水 1000ml,肌肉注射氯丙嗪 25mg。
四、预防
1、夏季露天劳动时尽量安排在早晚,延长中午休息,并戴草帽,开领卷袖劳动。
2、充分供应凉开水、饮料,并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盐分。
3、禁过度劳累,保证充足休息睡眠,室内应有良好通风。
4、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中暑诱发因素。准备人丹、十滴水、藿香正
气水、清凉油等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