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眼睛
〖活动目标〗
1.了解眼睛的基本功能,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
2.通过观察、体验、联系实际、调查统计,进一步感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3.通过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现场指导,努力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学会科学用眼。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高,思维还较为具体、形象,好奇心强,学习欲望高,通
过引导学生做实验、观察、思考、交流和小组讨论,他们很容易结合生活实际来表达自己的
感受和想法。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我还翻阅了学生的体检表,其中本班学生视力不良的
有 17人。
(二)物质资料准备
1.课件。
2.从市学校健康教育所了解到全市中小学生体检数据。
3.联系市学校健康教育所医生。
〖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实验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上品德与生活课了,活动之前,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做
个小实验。
生:好!
师:请大家把眼睛闭上,翻开书本《保护眼睛》这一课。
全体学生参与实验。
师:好,再来一次,这次不用闭眼,也是翻开这一课。
全体学生参与实验。
师:谁来说说看,睁着眼翻书和闭着眼翻书有什么不一样?
生:睁着眼翻书我觉得很容易,闭着眼翻书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生:闭着眼翻书什么都看不见了,很难受!
师:是的,眼睛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对我们做好
各种各样的工作,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关心、保护好自
己的眼睛。
(二)活动二:联系生活,体验、感受
1.观看课件,提出问题。
师:可是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有的小朋友是这样做的,你们看(出示教材画
面)――
大家看屏幕。
师:他们这样做好吗?
生:不好。
师:是啊,不好,又过了一段时间,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小眼镜找朋友的画面)?
生:小眼镜来找他们做朋友。
师:小眼镜为什么会去找他们交朋友呢?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生:因为方方趴在桌子上写字,所以小眼镜来找他交朋友。
生:小眼镜来找丁丁是因为丁丁躺在床上看书,这样不好。
生:明明在路灯下看书,灯光太暗,这对眼睛不好,所以小眼镜来找他了。
……
师:对,就是因为这几位小朋友,没有科学用眼,小眼镜才会来找他们交朋友。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师:大家说说这四位小朋友愿意和小眼镜交朋友吗?(出示另一个画面)为什么?
生:不愿意,因为戴眼镜很麻烦。
生:他们不喜欢小眼镜,因为近视了才要戴眼镜。
师:是的,他们不喜欢和小眼镜交朋友,就是怕自己近视,近视了,看东西还会清
楚吗?
生:不清楚。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3.组织实验,体验交流。
师:课前老师已经分给每位小组长一个信封,里面装有经过消毒的纱布,每人一块,
请同学们把纱布分别折成不同层数,然后带着它,看看周围的事物或者翻开书看看,有
什么变化?
各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生:老师,我刚才蒙上两层纱布看屏幕上的那些画,分辨不出谁是男的,谁是女的。
生:我刚才蒙上的是一层纱布,看老师胸前的校徽时,看不清上面写了什么字。
生:我蒙上五层纱布的时候,看后面的老师,已经看不清有多少人了。
……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大家刚才所说的种种感觉就是像患上近视眼的那种感觉,
近视眼的度数越深,就像蒙上的纱布层数越多,看东西就模模糊糊的了,那是多么的痛
苦啊!但是,如果真的近视了,还是需要及时矫正或配戴上眼镜。
4.联系生活,拓展思维。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除了上面这四种情况,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小眼镜还会找
什么样的人交朋友?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
各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生:小眼镜会找那些边走路边看书的人。
生:小眼镜也会找坐车看书的人。
生:还会找那些长时间打电脑的人。
……
师:是的,如果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讲究卫生,不注意眼睛的保健,眼睛就容易近
视,小眼镜就会找上门来。
(三)活动三:提供数据,制定措施
1.深入调查,出示数据。
师:近视是我们小学生最容易患上的一种眼病,请同学看屏幕上一组来自我们南安
市学校健康教育所提供的数据(出示课件)。
大家一起看银幕上的资料。据来自南安市健康教育所的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近视
眼发生率为 38%,福建省中小学生近视眼发生率为 49%,我们南安市中小学生中视力不
良的学生约占 56%。我国学生近视率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令人震惊的是国内因高度近视
致盲者已经达到 30多万人。师:谁来朗读一下?
师:同学们都已经看到了,这是一组多么可怕的数字啊,就在我们班级中也有 17名
同学视力不良,等一下看看你们去年的体检表就知道。可见,保护眼睛是多么的重要。
2.交流讨论,制定措施。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保护好眼睛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讨论。讨论完再进
行汇报。
各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生:我觉得不能长时间看电视。
生:我们要天天做眼保健操,而且要按准穴位。
生:我们不能在强烈的灯光下看书。
生:也不能在微弱的灯光下看书。
……
3.熟读儿歌。
师:同学们刚才都说得很好,为了使大家更容易记住,老师还特意带来一首朗朗上
口的儿歌送给大家(出示儿歌课件)。
保护眼睛真重要,小朋友们要记牢;
读书写字坐端正,眼睛离桌一尺遥;
走路坐车和躺着,千万不要把书瞧;
眼保健操天天做,一日两次不可少;
饮食营养要均衡,身体健康学习好。
(四)活动四:专业指导,提高认识
1.现场实践。
师:同学们,刚才儿歌中有一句“眼保健操天天做,一日两次不可少。”平时老师发
现大部分同学在做操的时候都很认真,就是有个别同学还做得不够准确。今天早上我们还
没有做操,而且我特地请来了市学校健康教育所的黄医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指导我们
做操,同学们掌声欢迎。
全班学生鼓掌欢迎黄医生。
2.专家指导。
医生:同学们好!今天,我很高兴来到这里参加这一节课的活动。保护眼睛很重要,
眼保健操一定要做好,在开始做操之前,先检查一下你们的小手,有没有洗干净,没洗
干净的同学洗完了再来做。
教师喊口令,学生做操,医生巡视指导。
学生伸出小手自查,没洗干净的学生洗完了再来做。
师:同学们,刚才黄医生已经给大家做了指导,我们用掌声谢谢她。
学生们鼓掌感谢。
师:接下来我们请黄医生给大家讲讲保护眼睛的常识,请同学们掌声欢迎。
医生:刚才我发现有个别同学在做眼保健操时不够规范,已经给予纠正,希望同学
们今后一定要认真做,按准穴位听口令。这样才能起到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作用。
其实,眼睛的疾病有很多,除了常见的近视眼外,还有沙眼、斜视、弱视、红眼病等。
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注意用眼卫生,这些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我相信,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今后一定会注意用眼卫生,除了做好刚才大家说
的那几点外,还要牢记以下几点:一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二是合理饮食、注意营养;三
是定期检查,及时矫正;四是坚持锻炼,讲究卫生。小朋友们能不能做得到?
生:能!
医生:同学们如果还有什么问题,下课后我们可以继续交流。
师生齐鼓掌。
(五)活动五:课后延伸,自查自纠
1.分发表格。
师:接下来,请各小组长拿起桌上的信封,里面有《第一小学学生用眼卫生情况自查
表》,小组内每人一张。
学生分发自查表。
2.指导填写。
师:请同学们回去以后和你们的家长一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上一节分发
的《学生健康检查表》认真填写。下一节课我们再来进行交流、汇报和统计。最后,潘老师祝
愿大家都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能够紧密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参与,体验深、感情真、目标
明。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自己体会和认识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解决保护眼
睛的问题,达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充分利用了校外教
育资源,发挥专业人员的指导作用,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从
而更加有效地让学生提高了自我保护眼睛的技能,增进了有关知识。
〖点评〗
点评一
这节课教师准备充分,形式多样。学生学有所得,受益匪浅,既提高了认识,又学会
了技能。整个教学设计很有特色,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创造性地引进专
业医生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益。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启发引导到位,课堂十分活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得轻松愉快,真正做
到感情真、体验深、目标明。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基础、以科学为依据、以活
动为主线的教学特征,突出了新课程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
点评二
对该活动的优点再作如下补充:
活动目标在整个活动中体现得很好,全部活动都围绕着目标在开展,每个小活动的
目标都清楚、明确,且相互衔接得十分流畅,力图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眼睛的重要性和科
学的用眼方法,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等;在活动过程中,开放性地利用教材,并有针对
性地将之与有关资料结合,扩展了教学内容。如将教材与反映全国、全省和南安市的中小
学生视力情况的数据结合,与班上视力不良学生的人数结合,有利于拉近视力问题和学
生的距离,加深教学内容的现实感、紧迫感;注意归纳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能够掌
握要领。如在和学生谈论了预防近视的话题后,用一首朗朗上口、容易记忆的儿歌巧妙地
把要点加以总结;重视实际地提高学生必要的技能,而不是停留于口头议论。如别开生面
地请专业医生来现场面对面地指导,让学生明确了做眼保健操的程序和动作要求;注意
把课上课下连接起来,而不是认为上完课就是活动的终结。如通过《自查表》让学生在课后
继续注意自己的用眼卫生情况,并以此为下一节课准备材料,等等。总之,整个活动在体
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等特点上,做出了很有意义的尝试,迈出了
非常可喜的步伐。
对该活动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活动的适宜性:相对于二年级学生的经验和认识水平来说,在课堂上进
行的感受和认识眼睛重要性的活动,如“闭眼翻书”、“蒙眼观看”等似乎过于简单、单
调了,可以说,学生在以往的游戏经验中早就有过多次的“蒙眼”体验,因此,这样的
活动容易流于形式,看起来活动了,发言也很热闹,而实际上学生并没有产生什么新的
感受或真正有所触动。
2.进一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保证活动效果的基础之一是对班上学生情况的深入把握。
从“学情分析”一环可以看到,班上有 17名学生的视力不良的状况,但教案中却缺少对
与此密切相关的原因、学生存在的问题等的具体而深入的分析。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教师
的提问、小结都陷入一般化,而没有出现结合班上学生眼睛保健上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
性地指导。如果教师能够了解班上视力不良学生的更多信息的话,不仅能够大大增加在提
问上、在对学生的回答或发言的评议上的针对性,而且还能够让这些学生的经验和体会成
为很好的教学资源。
3.进一步提高习惯培养的实效性:以培养学生养成爱眼、科学用眼的良好习惯为主要
目标的活动,应当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在行动上下工夫,在日常生活中能坚持去做。但是从
该活动的整体看来,这部分却是相对比较薄弱的,尽管有“自查自纠”的后续活动也难
以保证实效。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缺乏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能力,他们即使懂得道理,
愿意保护眼睛,离开了学校和家长的督促和提醒,离开了切实有力的措施来保证,也是
难以形成良好习惯的。
4.进一步提高课堂用词的准确性:课堂上教师的个别概念有误或不够清楚,容易造成
学生的误解。如在“活动一”中教师请学生做“翻书的小实验”,在活动二中做“用纱布
蒙眼小实验”,而这些活动冠以“实验”之名是不妥的,会造成儿童对“实验”一词的
误解;再如“活动三”出示的资料中,同时对比出现的数据是全国和福建省的“近视眼
发生率”,而南安市的却是“视力不良”学生比例,这二者有没有区别?如果有,区别
在哪里?由于教师没有作任何说明,学生很容易将之混淆,造成误解,特别是班上 17名
“视力不良”学生。
5.关于教学反思:在课后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等的反思水平是教
师专业素质水平的重要指标。该活动的反思注意到了对成绩的总结,却缺少对问题的思考
和对教学中问题的敏感。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