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3:54:09
植物生长的秘密 思品政 二年级.doc(24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植物生长的秘密 这一活动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条件, 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关心自然、热爱自 然的情感。 ●怎样开展“植物生长的秘密”这一主题活动呢? “植物生长的秘密”这一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活动来进行。 ▲“果实与种子” 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果实和种子,并学会对事物进行观 察比较。 活动前,教师可让学生收集一些果实种子,如苹果、香蕉、桔子、花生、黄豆、蚕豆、向 日葵、稻谷、蒜头等,并带到班级里来。 活动时,可先让学生进行分组交流,向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是什么果实?它们各有 什么特点和作用?并启发学生寻找种子在哪里,比较果实与种子的异同,让学生了解有 的种子本身就是果实,如稻谷、麦子、红薯、土豆等,有的种子是藏在果实里的,如苹果、 桔子、葡萄等,有的种子外面有壳包着,如花生、黄豆、绿豆等。并启发学生玩猜一猜的游 戏,如让学生蒙上眼睛,运用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等各种感官去感知各种果实和种子。 活动后,可让学生玩“聪明的农夫挑种子”的科学小游戏。如将稻谷或豆子放入水中, 观察其变化,启发学生讨论,为什么有的稻谷会浮起来,有的稻谷会沉下去?农民在选 种子时,会选择浮起来的,还是会选择沉下去的?为什么?老师应帮助学生理解“沉下 去表示营养良好,比较优良的种子,浮上来的种子有的是营养不良,有的是坏的,不能 作为种子。” ▲“种子旅行记” 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种子传播的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植物繁殖和生 长的好奇和兴趣。教师可选择一晴朗的日子,带领学生到户外的草地或野外草木茂盛的地 方,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野外的小花、小草是怎样长出来的?有没有人去种它?在此 基础上,启发学生用嘴轻轻地吹一吹蒲公英的种子,观察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四散开去 的,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到蒲公英的种子会随风吹到四面八方去旅行。进而,教师进 一步引发学生谈一谈“种子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如让学生说一说荷 花的种子会顺着流水飘向远方,苍耳子的种子毛茸茸的,常常粘在小动物的身上,由小 动物带到各处。 ▲“植物怎样成长” 活动前,教师可让学生收集有关“植物生长过程”的音像、照片、图片以及自己春天 种植的观察记录等资料。 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从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导入课题,引发学生活动兴趣。也可以引 导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照片、图片、观察记录等有关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以此展开活动。 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围绕“植物怎样成长”这一问题自 主开展探究活动。如通过小组讨论,自己确定探究的对象和探究活动的方式,分小组探究 某一植物的成长过程。如,调查了解龙眼树从育苗到能结果需要多少时间,一个龙眼从开 花到成熟大约需要多少天?还可以启发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了解不同植物生长的 异同。如,水稻和麦子生长的地方不同,植物的果实有的是长在地下,有的是长在地上的; 牵牛花和豆子,玉米和高粱生长过程差不多。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植物生长过程的 基本规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观察、探究等多 种活动方式去获得问题的答案,并注意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共同分享探究的 经验,加深对植物生长过程的了解。 了解信息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 的条件和机会。活动中,教师可以请生物老师、农科所的技术人员或有种植经验的农民到 班级里向学生介绍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扩大学生视野,还可以借助媒体,如光盘、录像、 幻灯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植物生长的过程、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以及植物的叶、 茎、根的不同功能。 活动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一些生长期较短的植物如葱、蒜、空心菜、西红柿等进行 栽种。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记录其生长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有关植物的经验,增进 学生观察能力、探究精神的发展。 ▲奇妙的根 活动前,让学生做两个实验。实验一:在一个玻璃瓶中盛满水,将一个带根的小青菜 插入瓶中,封住瓶口,让菜根浸没在水中,在瓶外画出水面高度的记号,放在阳光下, 提醒学生观察瓶内水高度的变化。实验二:用水分别冲一小块没有栽种植物的泥土和一小 块有栽种植物的泥土,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让学生从家里带来连根的葱、小青菜、萝 卜、红薯等实物。 活动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带来的植物集中在一起,观察讨论它 们的根在哪里,有什么异同。如葱的根全是须根,青菜的根有一主根,旁边是须根。红薯 是块根,萝卜是肉质根。进而启发学生扩散思维,想一想、说一说植物中还有什么奇妙的 根。如榕树的根长在树上的,叫气生根,气生根碰到泥土就会钻入土中,又长出一棵榕树。 进而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根的作用与功能。可先让学生观察活动前的实验一,讨论水 怎么变少了?然后再启发学生说一说活动前实验二的观察记录情况(也可以当场让学生 进行实验),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的根的作用。如根能吸水,吸收营 养,贮藏养料,保持水土。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肢体言语进行创作,如让学生想象 自己是一颗种子,从泥土里慢慢发芽,茎慢慢钻出泥土,根努力地钻入泥土,用力抓住 泥土,茎慢慢地成长茁壮,叶子也张开来了。植物长大了,风雨不断地袭来,坚强的植物, 依然生存着。学生在进行肢体创作时,教师可播放相关的音乐或配合打击乐进行活动。本 活动除了让学生肢体得到充分伸展外,更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表现、成长,体验植 物的根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在“植物生长的秘密”这一活动种,怎样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在评价时,主要看学生是否有探究植物生长的秘密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活动 中是否积极参与,主动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是否主动利用课外时间,收集有关的资料, 自主进行种植实验和一些科学小实验,并能做好观察记录;是否获得有关植物生长的知 识。 ●教师组织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时,应注意尽可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各种植物,通过多 种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获得有关植物的多种经验。同时应注意鼓励学生利 用课外时间、双休日时间开展调查、访问活动,并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充分发挥各种课 程资源的协同作用。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