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3:56:11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思品政 二年级.doc(50.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活动目标〗   1.感受周围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美。   2.加深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   3.关心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发展变化。  4.学习讨论,能和同学很好地交流。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西安市南郊城乡结合部的北池头村,我班上的二年级学生有北池头村村民 子女和流动人口的子女。学生流动性较大,一些学生由于到西安时间不长,加上父母忙于 工作,无法对村子和周围的生活环境进行全面了解。   我校坐落于驰名中外的大雁塔东侧,处于曲江新区的核心位置,区内旅游景点很多。 我校距大雁塔、春晓园不到一公里,距正在新建的芙蓉园仅百米之遥。校内绿树成阴,环 境幽雅宜人。   (二)物质资料准备   活动过程中需要一封致家长的信,小红旗,小喇叭,实物投影,录像,电视。 〖活动时间〗   2周。 〖活动过程〗   (一)激发学生参观的欲望   我先播放了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然后问学生:“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谁 知道它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   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西游记。   接着我引导学生由熟悉的《西游记》故事说到专为收藏唐僧取回的经卷而建的大雁塔 和大雁塔南广场上的唐僧铜像,又谈到曲江新区范围内的名胜古迹。   听着同学所说的、看着老师在黑板上所记录的景点,学生们眼中露出了向往之情。火 候已够,我问他们:“你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的发言不出我的意料,他们想去看一看。 马上就要放“十一”长假,为了让学生获得直接体验和亲身的感受,并能使学生的 安全得到保证,我们需要获取家长的支持。我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和学生一起设计了致 家长的一封信,由学生在放假时带回家给家长看。   (二)我们去参观   长假过后,我调查到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带孩子参观。我和班主任老师联系后, 带学生参观了附近的“春晓园”、“大雁塔南广场”、“雁南路”等几个旅游景点,照了 相,指导学生作了记录,画了画。   (三)讨论交流   在获得充分的直接体验和亲身感受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讨论交流这个步骤,使学生 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萌发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情感。在交流中学会讨 论。   1.讨论导入。   播放春晓园录像,唤起学生们的回忆,进入情境。   师:录像中的景物在哪里?谁知道,谁能上讲台来介绍一下?   生:这是春晓园。我爸爸带我去游玩过,老师,我还照了相。   看到有些学生急于对旁边同学说,我引导他们认真听别人讲话。   师:能不能把你的相片让同学们看看?   学生走上台在投影上展示相片。   师:你能给大家说说春晓园里什么地方最好看,最好玩吗?   生:小溪,小溪里有鱼,春天有蝌蚪。   师:谁还知道春晓园有什么好看的景物,好玩的地方?   看到学生们脸上的急切表情,我让他们在小组里先说,说完后再交流。   师:谁能把小组里其他同学的想法综合起来,根据自己的经验,做个小导游,来给 全班同学详细介绍一下春晓园?   学生踊跃举手,教师挑选同学发给小红旗,小喇叭,让学生给全班介绍,并展示自 己的资料。教师及时引导,同学给以评价。   2.小组交流   师:你发现我们生活的地方还有哪些美景?   生:大雁塔,大雁塔南广场,雁南路,湖滨花园,钻石王朝,曲江宾馆,曲江管委 会,春晓园,盆景园,唐华宾馆,大雁塔北广场,芙蓉园,寒窑,秦二世陵,雁翔路, 汉宣帝陵,万亩生态林。   教师出示投影。   师:同学们能不能把自己了解的景点,像刚才的小导游那样在小组里给小组同学说 一说?   学生表示愿意。   师:小组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别人讲话认真听。   学生交流。教师参加小组讨论,对讨论及时指导。引导学生评价谁说得好,资料收集 得好。   3.全班交流。   师:现在请小组的代表到讲台上来说。   学生介绍美景,说感受。教师帮学生把照片、图片贴在黑板上。   (四)展望美景   师:听了这些介绍,看了这些照片、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生:真美!   教师板书: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师:建设我们生活的地方的叔叔阿姨说,要让咱们这个地方半年一小变,一年一中 变,三年一大变!让我们想一想,我们这儿将来会变成什么样?   播放音乐。学生们听着音乐想象后发言。   生:明年我们这里会有亚洲第一的音乐喷泉,美丽的曲江南湖……我们这里会更美!   师:我们能不能把曲江未来的美景画下来。   学生画未来的曲江新区。教师及时小声指导、评价,并把画好的图画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调动了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体现了学生主体性与生活性。在活动 中我努力转变角色,作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在活动中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 生获得直接体验和亲身感受后有话可说,在参观讨论中获取了知识,而不是在教师的讲 授中获取知识,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2.开放地使用教材。我根据教材的开放性原则,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曲江 新区的景点上,培养了学生对所生活地方的热爱。   不足之处:   1.录像导入不好,因为学生准备了很多资料,等待上课展示,我却让他们静下心看录 像,使以后的讨论时间紧张,使一些学生积极性受到限制。   2.在讨论中,有些学生不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抢着说,使课堂秩序有些混乱。在 以后的活动中,要加强引导,建立良好的讨论秩序,使学生学会讨论。 〖点评〗   点评一   活动具有开放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 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充分挖掘了各种课程资源。   点评二   活动的开展,很好地重视了家长的协助和支持,通过家长也很好地拓宽了学生活动 的广度,有效地利用了时间与空间。   活动中对家乡美的感受显得粗糙,应再细腻些。教师对学生参观、了解的过程与方法 等的指导比较欠缺,关注不够。   活动中的讨论与交流,比较注重学生单个的表达交流,对引导小组集体交流展示重 视不够。要注意对小组学习的指导,真正实现合作学习。   点评三   引导评价“谁说得好”、“资料好”的标准是什么?活动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爱 家乡的情感,如果不把握这一点,学生是很容易把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对家乡美的认识是 否就只是集中在“什么地方最好看,最好玩”这样简单、表面的层次上?通过这次活动, 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没有?有什么提高?这是值得教师思考的 问题。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