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4:02:04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 思品政 二年级.doc(37.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公用设施。   2、学习观察、记录,提高整理、调查信息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3、学习利用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公共设施。   4、爱护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设施及环境。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已经有过调查、记录的经历,他们对“调查公共设施的情 况”特别感兴趣。同时,我班学生大部分生活在市区,对公共设施并不陌生,但平时对公 共设施的使用、利用并不多,要真正体会到“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并学习使用、利 用、爱护这些设施还需要通过交流和实践。   (二)物质资料准备 课件 〖活动时间〗 3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调查体验   1、组织学生调查新华街一些公用方便设施的情况。   2、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利用公用设施方便自己的生活。   3、说说你家住在哪里。   (二)谈论交流   师:你觉得你住的地方生活方便吗?请举例子说一说。   生:我家附近有个超市,买东西很方便。   生:我家旁边就是图书馆,我什么时候想看书、想借书都很方便。   生:我家住在少年宫旁边,我要去学书法,学画画很方便。   ……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也觉得,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   (课件出示课题及背景画面。)   (三)了解生活的地方的公用设施与服务机构   1、借助教材的插图,指导学生认识公用方便设施。   师:我们的生活能这么方便,是因为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很多方便设施。到底哪一些是 我们生活所需要的设施呢?书上就给我们介绍了好几种,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看看, 图上画的是什么?   学生们安静、认真地看书。   师:都看清楚了吗?和你的同桌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同桌交流。   师:现在,同学们能不能选择一幅对大家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用的?   (课件出示教材上的插图,伴着轻音乐。)   生:图上画的是供人们锻炼身体的地方,人们可以利用那些设施锻炼身体。   生:图上画的是一个公用电话亭,它是人们用来打电话的。有了它,如果小朋友迷路 了,他可以用 IC卡打电话找妈妈,妈妈就会来接他了。   生:图上画的是一家书店,如果我们要买书,可以到书店去买。   ……   师生一起说说屏幕上出示的各种设施的名称。   师:这些设施都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2、说说自己居住的地方还有哪些方便设施。   师:同学们想想看,除了图上画的这些设施,在我们生活的地方还有哪些公用方便 设施?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如:电影院、路灯、红绿灯、银行、楼道灯等等。   生:我家楼下有一个垃圾箱,这使我们楼的住户倒垃圾很方便。但是有的人没有把垃 圾扔进箱里,而是随意丢在旁边,有的都掉到下水道里了,太阳一晒就会有一股难闻的 味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师:如果不正确使用,这些设施不仅不能方便我们的生活,还有可能给我们的生活 带来不便。 3、选择一种公用设施,向同学们介绍它怎样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方便。   师: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同学们知道的方便设施真多。那么,这些设施你 用过吗?它们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方便?和你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适当指导发言,参与讨论。   师:现在,谁来说说,这些设施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方便?你可以选择一种设施来 说。   生:有一天晚上快八点了,我突然肚子疼得要命,妈妈急忙送我去医院。我们一出门 就坐上了公交车,到医院才 8分钟左右。医生说我得了肠胃炎,打了一针,开了些药。然后 我们又乘公交车回来了,到家才九点多,我觉得我们去看病真方便。   生:我家住在五楼,每到晚上,我们上下楼梯时,只要在拐弯处把脚步放重点,楼 道灯就自动亮了,10来秒后又自动关了。像这种感应楼道灯方便实用,也省电省钱,我生 活的地方就这么方便。   ……   4、汇报调查到的有关新华街一些公用方便设施的情况。   师: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这么多的方便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学们调 查了新华街的公用方便设施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大家来交流一下。   同学们共分成七个小组分别汇报:体育设施、书店、超市、路灯、公用电话亭、公交车、 医院、药店。每一小组分别填写调查登记表。   5、教师介绍自己调查到的市区的一些公共设施的情况。   师:同学们在调查中有发现、有收获,都是出色的小调查员。同学们辛苦了,来!我 们用掌声表扬我们自己。   学生们开心地鼓掌。   师:老师也对我们市区的一些公用方便设施的情况做了了解。你们知道吗?光我们南 安市区,就有七条公交车线路。每一路车不到十分钟就有一班,每个公交车亭还配有长椅, 让人们等车时休息。每天有三十七辆车在为我们服务,我们出门乘车可方便了,每天乘车 的就有一万人次左右。你看,这公交车方便了多少人啊!   同样在我们市区,电信局的叔叔们一共为我们安装了 121座 IC电话亭,每隔一小段 路就有一座,人们遇到急事了,手机没电啦!都可以随时使用 IC电话。   生:我们这里真方便。   生(陶醉地):太方便了。   6、采访同学,居住的地方生活是否方便。   师:对,太方便了,那别的地方呢?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可以采访同学。   学生互相采访交流。   生:我采访的是后面那位同学,他说他家的周围公用设施很多,还有宠物医院,如 果家里的小动物生病了,可以到那儿去看病;而且交通也很方便,出门就有“的士”、公 交车。   ……   学生在采访交流中,进一步体会生活的方便。   7、小结。   师:是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这里的经济发展了,公用设施多了,给我们的生活 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要买东西,超市、商店里头有的是;想买书,书店里各种书籍任你挑; 打个电话,还可以享受上门服务;出门办事,公共汽车载你走。瞧,公用方便设施给我们 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便利呀!   但是,怎样正确使用、利用公用设施呢?我们先来看下面几个片断,请同学们一边看 一边想:他们正确地使用、利用公用设施了吗?   (四)学习正确使用、利用公用方便设施   1、录像播放几个使用公用设施的片断。   (课件出示几个片断,教师相机介绍:这是同学们在少儿阅览室看图书;这是两位 小朋友在使用公用电话;这是同学们调查完乘坐公交车回学校。)   学生看录像。   2、评析:他们正确使用公用设施了吗?   师:请选择一个片断在小组里说说,他们正确地使用公用方便设施了吗?   (课件出示片断的最后 3个定格画面及问题。)   小组交流。   师:谁来选择一个片断评一评?   生:我来说说第二个片断,士杰和良达两位同学使用 IC卡的方法对了,但是他们的 做法错了,他们不能把脚搁到电话亭上面,这样会破坏公用设施的,要学会保护电话亭 啊!……话筒还要轻拿轻放,要不弄坏了,人们上哪去用公用电话?   师(点点头):是啊!正确地使用、利用各种设施很重要。   生:第三个片断中,同学们都排队上车,然后一个一个买票,这是对的。可是,有的 同学上车了,还在和下面的同学打闹,把头、手伸出来,这是很危险的,也是不对的。   师:乘车除了要先下后上按顺序,还要买好票,更重要的是要注意乘车安全。   生:第一个片断里,同学们到图书馆,安安静静地看书,爱护书本,大家都做得很 好。   ……   3、介绍或表演如何正确使用公用方便设施。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怎样使用、利用方便设施,了解得还真不少,请同学们选择一 种设施,来介绍一下或者演一演,怎样正确地使用、利用它。要表演的同学,你可以一个 人演,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演。   学生介绍或和小伙伴表演怎样使用利用方便设施。   请两个小组上台表演“寄信”和“买书”的情景。   师:大家说说,他们正确地使用、利用方便设施了吗? 4、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学习,我们进一步熟悉了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公用设施, 它们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我们应该自觉保护、爱护这些方便设施,学习正 确地使用、利用它们。关于怎样爱护这些方便设施,在后面的活动中我们还要继续研究。请 同学们课后自己先观察一下,想一想这个问题。 〖教学反思〗   品德与生活课程重视让学生体验,重视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其教科书主要不是 作为知识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 用的资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良好的 品德得到内化。我把这一主题活动大致分为两大板块:一是了解生活的地方的公用设施与 服务机构,二是学习正确使用、利用公用方便设施。   1、在调查中交流感知、体会生活的方便。课中引导学生通过书上插图认识公用设施, 再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设施,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感性的经验,从自己生活中熟悉的 事物入手,去感知和体验。接下来,先让学生汇报调查到的有关新华街一些公用设施的情 况,再由教师介绍自己调查的市区的一些公共设施的情况,接着采访同学,了解居住的 地方生活是否方便。这三个环节的设计,是想引导学生由了解新华街到我们居住的地方、 再到以外的地方,感知生活的方便,由此激发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情感。   2、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学生在了解生活的地方的公用设施之后,引导学生观看录像、 评析、讲述自己如何使用、利用生活中的设施,或演一演自己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施。旨在 引导学生学习正确使用设施,培养学生自觉爱护各种设施的意识和习惯,同时形成良好 的品质。   我觉得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1、在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介绍生活中的公用设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时,学生 的活动不够充分,影响了对主题的感受。我想,这是教师没有扮演好活动参与者的角色, 没有进行适当的示范和引导。如果我能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加以引导,把我的经历、体验 讲出来,给学生做一个“示范”,也许学生的思维就活了,体验也多了。   2、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体验还不够,如果再次设计,我将让学生在评析三个片断 之后就走出去,到校门口“百草园书店”、文具店和 IC卡公用电话亭等地方去实际地使用、 利用一下这些设施,去真实地体验生活的方便和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利用这些设施。   3、我还想创设一个或几个情景让同学们进行表演。如:体育课上某学生受伤了,卫生 室的老师又不在,怎样打电话通知家里,然后怎样马上搭公交车上医院,到了医院怎么 做…… 让学生说开去。这样的表演比单纯的表演买书和寄信会丰富得多。 〖点评〗   点评一   本次活动设计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性、生活性及开放性。根据低年级学生的 年龄、心理特征,活动始终以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为主线,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 宽松、和谐的课堂良好氛围;活动的设计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利用、挖掘学生的 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学会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发 展。   本次活动教学的问题是:对“新华街”调查体验的活动设计显得粗糙,对其活动的 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本次主题活动来说,学生走进自己赖以生活的地方,去现场了解、 体验公用设施的便利,亲身感受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社区中向为我们服务的人调查、了解 更为重要,同时也是发展学生交往能力的好时机,但教师对此都缺乏关注和指导。此外, 学生走进社区调查感受的过程中,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观察记录以及如何注意安全等方面 都缺乏教师的具体指导,这是当前活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引起关注与反思。   点评二   爱护公共设施是学生们必须遵守的社会规则。如何把课堂教育的效果保持下去,让录 像中出现的不当做法真正得到改正,让学生在课后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真正能够言行 一致地做下去,还需要有力的督促措施、延伸活动以及家长的配合等,否则学生爱护公共 设施的良好品德是难以形成的。这一问题值得教师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策划,这比思考课堂 表演如何改进更加重要。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