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4:02:04
可爱的家乡 思品政 二年级.doc(21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可爱的家乡 我生在泗泾,长在松江。自我懂事那天起到现在,我不断地来回于泗泾和松江。从自 行车到助动车,从木兰轻骑到各类大大小小的汽车,我都体验过。回顾这一切,让我感叹 不已:家乡的交通让人喜。 松江过去的交通十分糟糕。曾听奶奶提起过,她那时到松江二中求学,几乎都是步行, 难得乘上一回小木船,但还是吱吱呀呀地叫个不停,老半天到不了家。偶尔在马路上遇到 一辆自行车,便是羡慕到了极点。那是一些了不起的人家,足以能炫耀自己有“货”的 “宝贝”。爸爸也曾对我说过,他小时候,爷爷领着去乡下老家,要走上几十里路,才遇 上一辆公共汽车。车上的人挤得满满的,还得拼命往车里挤,小孩子没力气,大人们在下 面不顾一切地将孩子往车里塞。有时,小孩上车了,大人实在上不了,小孩哭,大人叫, 最后还是退下来。没办法,只能等 11路电车继续赶路……回想起我初来松江时,那时的交 通虽然不能再和奶奶、爸爸小时候相比:家里有了好几辆自行车,公共汽车渐渐多了,出 租汽车也多了起来,步行已是天方夜谭之事。但还是怕“出门”。乘爸爸的自行车,怕屁 股疼;挤公共汽车,常常没有位子坐;常坐出租汽车,也太"潇洒"了点。 如今,算算松江去上海路经老家泗泾的汽车要扳上指头数半天。有去人民广场的;有 去文化广场的;也有去体育馆、虹梅路、吴中路、新客站的,真是方便。我们再也不必为挤 车回老家而烦恼,高兴时,几分钟的散步便来到了车站;没散步的兴致,三轮车、环城车、 或是出租小轿车,随意叫一辆,到车站真是眨眼功夫。到了车站更不用害怕,大客车、小 巴士几乎每三分钟驶来一辆,乘哪辆随我挑。车儿增多了,人们的心态也好多了。乘客少 了许多烦躁,司机和售票员多了许多热情。你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只要说一声“对不 起”,便小事化了;上车包袱重了些,售票员便会主动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从我们家的经历看松江交通的发展,怎么不让人喜,不让人乐?写到此处,我不由 得道出心声:我爱可爱的家乡——松江。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