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水,节约水
〖活动目标〗
1、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生活中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培养自觉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逐步形成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我校位于河南省北部中等城市安阳,教学条件较好,有多媒体辅助教学(电脑、实物
投影仪、VCD、录音录像设备)。经调查,班上学生家中有电脑并能上网的占四分之一;有
市图书馆及少年学生图书馆借阅证的学生占四分之一;家长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占
95%,并且大多支持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学生全部来自城市,活泼,求知欲强,乐于与
人交往,能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实践经验少,自主性和合作性不强,
需要教师组织引导。
课前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到学生中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多数学生认为水是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节水意识比较淡薄。
(二)物质资料准备
1、教师准备录像机、录像带,和自来水厂联系好参观事宜并取得家长的配合。
2、学生准备量杯或矿泉水瓶,彩笔、图画纸。
〖活动时间〗
课内 3课时,课外 4~6课时。
〖活动过程〗
(一)查找资料、了解地球及家乡水资源的现状
1、动画小水滴的自述:我是一个小小的水滴,别看我小,我的作用可大了。如果没有
我,地球会变成什么样?
2、观看录像:干旱缺水,万物生存受威胁。
师:说说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3、查找资料,了解本市水资源情况。
以小队为活动单位开展活动,到图书馆查询,上网查询,也可实地考察,并以文字
或图片形式记录。请家长做小队领队。
4、汇报资料查找情况。
(1)本市水资源匮乏,由于过量开发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
(2)由于环境遭破坏,水质也受到影响。
(3)本市西部山区水资源十分匮乏,人们用水要从很远的地方运来,就是用牛、马
驮运,来回也得一个小时。有的地方限时供水,水质混浊;有的家庭用的是蓄水池里的水,
沉淀之后饮用,非常不卫生。
[通过观看录像、查找资料和实地考察,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地球淡水资源日渐匮乏,
家乡安阳的饮用水资源也非常紧张。活动的设计使学生获得了更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二)调查家庭、个人每天的用水量,懂得节约的道理
1、设计调查表。
(1)师:水在生活中非常重要,那每人一天大概需要用多少水?每个家庭一天大概
要用多少水?如果我们中队每人每天节约一杯水,一年可以节约多少水?让我们回家做
个调查,调查表由各小队讨论设计。
(2)小队设计调查表。
内容:标题、时间、项目、用水量统计、节水量统计、调查结论。
2、课外调查,可请家长协助。
(1)学生自己操作:用量杯或矿泉水瓶记录。
(2)询问,看水表估计。
3、汇报调查情况及结论。
[因为学生的用水主要在家庭中进行,所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同步教育也非常重要。
另外,学生们在活动中讨论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计算分析,提高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
(三)参观自来水厂,体验干净的水来之不易
请专业人员讲解,学生参观、记录和咨询。
[通过参观净水的一道道工序,学生们深深地感到干净的水来之不易,需要很多人
的付出。这就为下一个环节进行了情感铺垫。]
(四)汇报交流身边浪费水的现象,提出节约水的措施
1、学生展示调查记录材料,汇报调查结果。
2、提出节约用水的设想。
(1)水的多次利用,如用洗菜水拖地,用洗衣水冲厕所。
(2)洗碗时把水龙头开得小一些,不要哗哗地流。
……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引导学生以力所能及的方法把节约水的意识落在实践中。]
(五)宣传、提醒、教育身边的人应节约用水
1、制作宣传画、手抄报等,到小区宣传或张贴到街上的宣传栏里。
2、创编儿歌、小品到社区演出宣传。
[宣传形式多样、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容易起到较好的效果。]
〖教学反思〗
我以“相信学生、协助学生、激励学生”为活动理念,设计了这次活动。活动中学生们
看到了水资源被破坏的后果,看到了水厂工人兢兢业业工作的情景,看到了净水的一道
道过程。从学校到家庭乃至到社会上,学生们都能发现自己正在探询的问题存在的原因、
解决的方法,这把学生们的劲头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从开始到结束,几乎处处可以听到学
生们七嘴八舌地出主意,充分地表现了他们的激情和智慧。学生们把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的
资料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干得是那么认真、那么投入,他们的心被打动了,
从而由衷地生发出“一滴水来之不易,时刻都要牢记节约用水”的内心体验。在活动中,
学生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融入社会的能力,提高了自我管理、自我探索的
能力,养成了善于观察、体验的好习惯。为了取得更好的活动效果,教师要多和家长联系,
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课后表现,肯定进步,纠正不正确的意识和行为。
〖点评〗
点评一
这是一次有准备、有目标的教学实践活动。本课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从让学生
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入手,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地球上的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宝贵,
进而通过各种各样的参与活动增强学生必须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并引导学生以生动形象
又力所能及的方法把这种意识落实在实践之中,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学
生学习的空间由教室扩展到学校、家庭以及社区,每个环节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
性化的创意和表现,学生更多地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动手动脑,交流学习,
感受领悟,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作为此次活动的主体,学生们在学会发现问题、探
究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的同时,学习从小关心社会问题,长大后做社会的主人。学生亲
身体验、认识和感悟到的东西才显得更真实而有价值,其所受到的教育必将受益终生。
点评二
教师较好地尊重了学生活动的主体性,但是学生活动中的创意是如何产生的,遇到
了哪些困难,教师是如何创造条件拓展学生活动空间的,这些需要教师发挥作用的地方
在本案例中比较欠缺。
点评三
活动(一)中,在“多数学生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节水意识比较淡
薄”的情况下,仅仅通过一个活动的文本资料的学习,就达到了“深切地感受到地球淡
水资源日渐匮乏,家乡安阳的饮用水资源也非常紧张”的效果吗?活动(四)中,设想
之后,如何让学生能够“把节约水的意识落在实践中”,在每天的生活中实实在在地做
到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活动(五)中,鉴于“学情分析”所指出的“学生中浪费
水的现象随处可见”的现状,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自己的知行统一,说到做
到。
活动目标应注意表述上的统一和准确。如目标 1是“了解……认识……”,目标 2的
前面部分是“珍惜……保护……”,这些都是行为目标的表述方法,是指明学生通过活
动能做到什么。但是目标 2的后面又出现了“培养……”,这就是指教师要做什么,因此
前后的表述就不一致了;“逐步形成……”之类的提法也不适于用来表述一个活动的目
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