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活动目标〗
1.认识什么是好人好事,能发现身边可以做的好事。
2.愿意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懂得只要富有爱心,就有好事可做,体会到做好事
的快乐和满足。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现在很多学生已经走进了一个狭隘的认识误区,一说到做好事就想到汽车上给老弱
病残让座,在家帮爸妈洗碗。其实,雷锋精神的精髓就是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做小小的对
他人有益的事且能持之以恒。不过我们班的学生普遍单纯可爱,积极追求进步。所以,我
相信通过做这个活动,能帮助学生们形成这么一种生活观念:做好事就是从身边做起,
从点滴做起,是一种自觉的惯性行为,是一种修养,不是为做好事而做好事。
(二)物质资料准备
1.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的事例。
2.课件《徐虎叔叔的故事》。
〖活动时间〗
1~3课时。
〖活动过程〗
(一)前期调查
1.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搜集资料,调查身边的人做过哪些好事,有条件的拍摄
成好人好事小短片。
2.做一个有心人,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好事可以做。
(二)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1.课本剧表演:《好事情》(选自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第二册)。
通过表演和观看课本剧,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做好事就是从“带
妹妹去玩、给小狗喂水、帮奶奶刷碗”等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初步明确了认识。
2.小讨论:做好事的机会处处都有。
通过讨论,学生们认识到:只要对社会有利、对他人有帮助的事就是好事,而且让大
家惊讶的是――在我们生活的小区、街道、公共场所等,处处都有可以做的好事。
(三)好人好事大展播
1.开火车,说故事。
分小组比赛,简单说一说自己调查的身边的人做过哪些好事,教师相机点拨。
2.录像展播。
播放学生和教师拍摄的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小短片,引导学生深切体验,互动评价。
3.教师讲徐虎叔叔的故事(播放课件):徐虎叔叔是全国劳动模范,他在水电修理
工的平凡岗位上,长期积极主动地为居民做好事,用“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精
神,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之歌。
(四)成立“好人好事小组”
1.我们能做的好事。
想想我们能为家里、学校里、社区(甚至整个地球村)做哪些好事。例如:
我们能做的好事――给小宠物洗澡、给全家擦皮鞋、倒垃圾……――擦黑板、节约用水、
帮同学讲题等等……――爱护花草树木、不损坏公物、保持公共卫生……2.引导学生成立
“做好事”小组。
(1)好事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一起做。引导学生在做好事的活动中团结合作,
鼓励学生成立活动小组,共同行动。
学生们很高兴,跃跃欲试。
(2)引导学生讨论成立哪些小组,如帮助老人组、社区环境卫生组、关灯组、帮助低年级
组、饲养动物组等。学生们积极自主地选择参加各个小组,并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按计划
开展活动。如:开展“人人都来弯弯腰(或伸伸手)”活动;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和周围
社区去看看,为美化校园、社区环境捡起一片纸屑、一个食品包装袋……
(五)师生共同小结,热情倡议
1.师生简单小结。
2.让“好事彩练”飞起来。
同学们,我们每做一件好事就写一张纸条(可用废日历或者广告纸等裁成小条),
做成一个彩环,若干彩环就可连接成彩练。大家的好事做得越多,彩练就越长。长长的彩
练可以挂在我们教室里,到一定的长度,如从教室的一端牵到另一端时,我们就开个庆
祝会,来互相交流做好事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案例,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看似普通琐碎的日复一日的寻常生活对学生
的成长却充满了价值和意义。它虽不及经过抽象、归纳和整理以后的知识那么有条理和系
统,但在对其的体验中,学生却能探询、感悟到生活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并以他们的
方式内化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我最大的欣慰就是让学生们通过活动体验到:只要对社会有
利、对他人有帮助的事就是好事,懂得在我们生活的小区、街道、公共场所等地方,处处都
有可以做的好事。做那些生活中平凡的、不起眼的好事会让我们感到生命的美好,体验到
善良的快乐和最朴素的满足!
我们相信:回归生活,课程将变得对学生有意义。学校的课程不应被压缩在学科与书
本狭小的范围内,它要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实现理
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理智、经验与体验的美妙和谐,知识、价值与情感的高度统一。
〖点评〗
点评一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
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之上,通过开火车游戏、讲故事、表演等形式多样的体验性活动,
丰富、拓展了课堂教学活动并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从生活中平凡的、不起眼的小事做起,
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体验做了好事后内心的快乐和满足,明白只要是对社会有
益,对他人有帮助的事就是好事。本活动使品德教育真正渗透落实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培
养了学生的善心、爱心和自我教育能力。
点评二
“录像展播”、“播放课件”等设计反映出的活动效益问题在其他案例的点评中已经
提到过,不再赘述。这里,我们再从学生实际能力的角度来看,低年级学生有没有摄像的
能力?另外,教师还安排了“开火车,说故事比赛”,我们也经常看到教师们比较喜欢
或者说习惯于采取这种教学形式,其实,“开火车,说故事”本身就是良好的形式,足
以帮助学生活动起来,为什么一定要用“比赛”的方式呢?任何一种活动形式都要与活
动目的结合起来。
点评三
教师需要注意,一条活动目标中不宜包含多个层次的要求。如目标 2中的“愿意主动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与“体会到做好事的快乐和满足”就是在不同的层次上,而后者对
大多数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是比较高的,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逐步让学生体验,不
宜作为一个活动的目标。
另外,反思应是对教学成败进行深入思考,对教学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特别是学
生的表现、反应以及教师指导的适宜与否等进行认真分析,而决不仅只是发表一点感想,
或者像最后一段那样,脱离具体的教学而说一些泛泛的空洞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