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教品德与生活]班集体真温暖
〖活动目标〗
1、相互交流在集体中生活的感受,体会班集体的温暖。
2、进一步认识在班集体中要与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1、班里 95%以上的学生为独生子,在家里是小皇帝,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上习惯于
接受帮助,把父母长辈帮助自己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在班级生活中,大多数学生没有主
动帮助同学和为班级做好事的意识。
2、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坚持为班级做好事只集中在个别人的身上,多数学生也愿
意为班集体做好事和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但往往只是三分钟热情,不能坚持始终。
(二)物质资料准备
1、教师准备。
(1)抗击非典中医务人员不顾生命危险抢救和护理非典病人的事迹、抗洪救灾中解
放军官兵以身躯筑起抗洪大堤的场面、地震救灾中人们争先献血的情形、生活中帮助老弱
病残及拥军优属等感人场面的录像。
(2)“问题小屋”、纸张。
2、学生准备彩笔。
〖活动时间〗
约 1~2课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人间真情
1、放录像。
录像内容选取学生见过、听过或有生活体验的各种发生在身边的感人至深的大、小事。如
抗击非典、抗洪救灾、献血、帮助老弱病残、拥军优属等感人场面。
2、看录像后进行交流。
师:你在录像中都看到什么?有什么想法或看法?
生:“抗击非典”中的叔叔、阿姨真伟大。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是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
师: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抗洪救灾真危险。
师:既然这么危险,他们为什么还能这样做呢?
生:那些献血的叔叔、阿姨不怕死,用自己的血救了很多生命。
……
师:此时你想对叔叔、阿姨们说什么?
生 1:叔叔、阿姨真勇敢 。
生 2:谢谢你们。
生 3: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们那样帮助别人。
3、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录像中的叔叔、阿姨那样的真心帮助别人的人,
我们才感受到祖国的爱、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二)温暖的回忆:班集体是我家
师:在我们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同学们每天都与老师、同学们学习、生活在一起,虽
然没有发生过像录像中那样惊天动地的大事,你也一定关心、帮助过同学或接受过同学的
帮助,你一定也感受过班集体的温暖。想一想:在我们班中你都帮助过谁或接受过谁的帮
助?
将学生的回答简单写下来贴到黑板上的“问题小屋”中。
学习上:
不会做题,得到了××同学的帮助 。
忘带用具,××同学借给他用。
生病了,同学和老师帮助补习功课。
……
生活上:
不会系鞋带、腰带,得到了××同学的帮助。
忘带卫生纸时,××主动借给他。
流鼻血、生病时,得到老师同学的关心。
……
教师适时追问:
1、当时你心里怎么想的?
2、对帮助你的同学说了些什么?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三)记录温暖
师:同学们都不止一次地帮助过别人或被同学帮助过,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情谊。那有
没有最难忘、最受感动的一件事呢?
引导学生记住美好的同学情谊。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记录下来,为自己
留下美好的回忆,还能够丰富多彩、有情有义、充满爱心地生活。
1、想不想把它记录下来?有什么好办法吗?
录音(说一说)、图画(画一画)、日记或作文(写一写)、录像(演一演)、照片
(拍一拍)。
2、选自己喜欢的一种或几种方式利用课余时间把它记录下来,放在成长记录袋中永久
保存(没有的可以等遇到的时候再记录)。
(四) 问题小屋
1、出示问题小屋。
师:老师课前做了小调查,知道同学们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除了常常会遇到以上这
些困难外(指问题小屋),还会遇到这样一些困难(贴)――这些困难必须通过小组、大
组才能解决。
2、学生读一读。
3、除了这些,同学们想一想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
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记在纸上,贴到“问题小屋”中。
(五)有事您说话
1、这么多困难、问题,你们怕不怕呀?为什么这么多困难、问题同学们都不怕呢?谁愿
意帮助谁解决哪些困难?根据同学的回答与学生共同为这些同学起“名字”――爱心大
使×××、英语小灵通×××、网络大使×××……
2、有的同学困难太多,一个人帮不过来怎么办?(引导学生小组合作)
3、还有谁愿意像他们这样去帮助更多的同学?
4、谢谢热心的同学们,可我们未来的问题和困难还有好多,我们该找谁帮忙呢?还有
好多同学很愿意帮助同学,可不知道谁需要帮助。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5、教师建议:有爱心的同学一起来搞个活动――“有事您说话”。让有需要的同学随时
可以找你帮忙。可以给自己设计一个名片、追加一个绰号或写一句广告词把自己推介给同
学。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长或可以在哪些方面提供帮助。
6、边设计边贴(放音乐《爱的奉献》) 。
(六)活动延伸
希望参加“有事您说话”的同学和各个小组能爱心永驻,坚持到底,期末咱们比一
比,看谁为同学、为班级做的好事多,让我们的集体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