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态度;正确认识自己的成长,懂得感激,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
能力:提高体验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知识: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学生:(1)收集自己幼时的出生证、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幼年时用过的
物品等;(2)布置学生向家长调查自己的童年趣事。
2、教师:(1)了解学生准备的情况;(2)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长大”
1、播放儿歌音乐,请两位同学穿上幼时的鞋走一走。
2、尝试体验:全体同学尝试,戴上或穿上幼年时的手套、帽子等自由走动。
3、交流感受。
4、揭示话题。
5、阅读教材,认识乐乐、虎子、小文。
二、小组合作——探究“长大”
l、分小组测量身高与体重。比较与出生时的身高、体重,算一算增加了多少?
并计算平均每年增加了多少?
2、小组评一评,谁长得最快?向全班介绍。
3、小组展示照片,感悟长大是一个过程。
三、交流故事——分享“长大”的快乐
1、选择故事,小组交流,选出代表。
2、代表交流,并展示有关照片或物件。
3、讲讲成长过程中的趣事。(生病、调皮、捣蛋、开心事……)
四、拓展延伸——理解“长大”的含义
1、思考:“长大”是否只指身体上的长大?它还体现在哪些地方?
2、交流,多媒体展示(照片),或者小品表演。
生活上:能自己穿衣洗澡;敢独自睡觉;帮妈妈做家务……
学习上: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独立完成作业;帮助同学分析题目……
活动中:主持、组织、为学校为同学为老师做过什么事……
五、联系生活——为“长大”努力
1、我们长大了,能为家庭做些什么?
(帮助父母做家务,尊敬长辈,为家庭带来快乐……)
2、创作(一幅画、一首诗、一张贺卡……),告诉家人;你长大了,你想为家庭
做一些什么,想得到他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