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抚育我》教学片断)
T:(出示生命树,树上挂着班里同学们的宝宝照片)你们认识哪几位?
学生认照片,有的同学一下子认不出自己的宝宝照了。
T:是呀,同学们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很多同学我们都认不出来了。你们
看(课件演示孩子不同时期的照片,展示成长过程)。
T:其实,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这样慢慢地长大的。同学们,我们能长成这
么大,靠的是谁?
S:爸爸、妈妈
T:你知道从你出生到现在,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你们的?
学生拿出自己的一些生活照片,讲诉父母在抚养我们的过程中的感人故事,
讲得情深意切。
T:上周布置大家去调查爸爸妈妈一天的生活、工作情况,你们调查了没有
S:调查了!
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亲身观察记录的表格,很多同学都记录得十分认真。有
几个还画了一幅幅简笔画。
同学们交流很热烈。
T: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S1:爸爸、妈妈,你们给了我生命,带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我要感谢你们。
S2: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呵护我,才使我健康成长。
S3:爸爸妈妈,不仅教我怎样做事,还教我怎样做人,我要以实际行动报
答你们的养育之恩。
S4:爸爸妈妈工作太辛苦了。
……
T:那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S1:帮父母做家务,让爸爸妈妈多休息一会。
S2:从小到大都是妈妈为我洗脚,今天我要为妈妈洗一次脚。
S3:以前我总是爱撒娇、稍不称心就会大发脾气,以后我要听爸爸妈妈的话,
不再撒娇。
课后,学生真的去做了,有的还写了日记,下面就是一位学生写的爱心日
记: 我帮妈妈洗脚
今天我帮妈妈洗了一回脚。
小时侯是妈妈帮我洗脚的,而今我长大了,作为妈妈的心肝宝贝,却一次
也没有为妈妈洗过一次脚。今天我要为妈妈洗一次脚,好好尽一份做儿子的孝心
当我将这个想法告诉妈妈时。妈妈笑了,这是我看到妈妈笑得最快慰的一次。
我拉着妈妈坐到木板凳上,然后拿来洗脚盆放上自来水,再加上热水,调
好了水温。我把洗脚盆端到妈妈跟前,轻轻放在地上,蹲下身子先帮妈妈脱下了
袜子,再把妈妈的双脚放入水中。啊!妈妈的脚上有许多老茧,碰上去硬邦邦的
摸着妈妈的脚,我思绪万千,一件件往事浮现在眼前:是啊,妈妈用这双脚不
知走过了多少的路,我生病了,妈妈背着我上医院;下雨了,妈妈给我送雨伞
……我轻轻地搓着妈妈的脚,尽量地让妈妈觉得舒服。我抬头看看妈妈,妈妈正
慈祥地看着我,我心里甜甜的。
我帮妈妈洗好了脚,又用毛巾把妈妈的脚擦干。妈妈抚摩着我的头,夸我真
乖。但我想:妈妈把我抚养这么大,为我付出了许许多多,我为妈妈洗一次脚,
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以后我要多为妈妈做些事,做个孝顺的儿子。
【思考】
1、只有关注儿童的生活,才能使课堂更富生活气息。在“说说父母对我的关
心和养育”时,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出发,唤起了学生对以往生活
的美好回忆。从出生的小宝宝照片,到“成长过程”中所演出的照片都来自本班
学生的生活照,课堂成了生活的缩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体验是真切的。
2、只有抓住课堂与生活的结合点,才能把教材内容按学生生活原貌活化课
堂,带给学生真实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感情上的体验。课前我布置的“观察与记
录父母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和课后“我为父母做点啥”,是学生真实的实践体
验活动,同学们在实践中用心去体会父母为家庭生活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感受
父母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从而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
情 ,这种情感种子深深地播在孩子们的心中,它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
样的教学跟传统的“老师要我尊敬父母”的教学效果是无法比拟的。
模拟体验
【理念】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教学
的根本目的在于“导行”,而“行动”必行“心动”,体验正是促使“心动”
的催化剂。模拟体验,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虚拟的情境,但又是生活中的真实生活
学生身临其境,在活动中体验、思考、感悟。体验式课堂组织教学,能填满孩子知
行脱节的鸿沟,促进行知统一,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给课堂带来勃勃
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