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4:19:30
健康生活每一天 思品政 三年级.doc(27.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健康生活每一天 第一课时:家里的文明礼貌 教学目标: 1、具有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 2、乐于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3、知道要对爸爸、妈妈有礼貌,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文明举止。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调查爸爸或妈妈工作的情况。 教学过程: 1、导入。“爸爸、妈妈不仅教我们怎样做事情,还教我们怎样做人。做人的一 个很重要的标准是他是否讲文明,有礼貌。而文明礼貌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 要从自己的家里做起。” 板书课题:家里的文明礼貌。 提问学生:你们了解哪些文明礼貌?不讲究文明礼貌的人,让人感觉不舒 服,谁都不愿意与不讲究文明礼貌的人打交道。同样,在家庭里也要讲究文明礼 貌。 阅读教科书第 14~15页。“家庭生活我们大家每一天都在经历,但是,我 们有没有意识到,在家庭的日常生活里,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从一日三餐 到行动坐卧,有哪些最起码的文明礼貌?” 板书:一天的起居、行动坐卧、进餐的文明等方面。 起居方面(按时就寝,按时起床;上学前向家人道别,说“再见”,放学 回来向家人打招呼:“我回来了”;进父母的房间要先敲门) 行动坐卧(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文明进餐(饭前要洗手,饭后要主动收拾碗筷;吃饭的时候,别人没有开 始,我不会第一个动筷子;不偏食,不挑食,心中有他人;吃饭不吧卿嘴;不 吃一口饭,喝一口水,等等) 2、个人作业。 完成书上第 15页“我家里的文明礼貌”。教师巡视,并且按照括号中的内 容以及教科书中的课文和插图提醒或引导学生。 3、分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按照黑板上所列的三项介绍自己小组同学的发言。教 师将与括号中内容比较一致的内容写在黑板上相应的标题下。 5、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讨论了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在自己家里成为一个文明 礼貌的好孩子。” 教后感: 第二课时:居家生活讲节约 教学目标: 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 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2、乐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3、能够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赞成和支持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在课前调查自己家的节约情况。 2、寻找家里的旧物件,请爸爸、妈妈讲有关家里节俭的事。 教学过程: 1、导入。“我们生活在温暖的家庭里,这个家庭是爸爸、妈妈创造的,家庭 的花销要依靠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来看一看教科书第 16页的连环画,想一想 这组连环画说的是什么意思?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有什么想法?”请学生 发表意见。 2、探究活动。先请几个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表演小品。然后通过全班讨论 进行探究。“连环画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在攀比,这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现 象。例如:看见其他同学有贴画,自己也想有很多贴画;看见其他同学戴上了好 看的发卡,自己也想要;看见其他同学背上了好看的新书包,自己也要买一个 新书包;看见其他同学穿名牌服装,自己也想穿;一旦知道其他同学有了新的 游戏卡,自己就一定要买更多的游戏卡;知道其他同学吃过洋快餐,自己就一 定要去尝一尝,等等。其实这样做都是不对的,这种现象就叫做‘攀比’。” “家长和老师都会教育同学们,在生活中不应当‘攀比’。谁能说说,为 什么不应当攀比? “攀比有什么坏处?”让学生自由发言,肯定和鼓励如下回答:攀比会造 成浪费、生活上攀比对自己进步没有帮助、攀比助长虚荣等。 “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不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 况盲目攀比是不对的。另外,选择生活用品也不是越多越好、越优越好,它也是 有原则的,是什么原则呢?” (讲究实际,讲究节约) 教师朗读教科书第 17页——“节约,体现了对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尊重。节 约,也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的表现。”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可以与父母的 劳动,与水、纸张、树木等自然资源联系起来进行解释) 3、小组活动。讨论家庭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的方法。可以参考教科书第 17页的 图画。教师巡视并且适当帮助学生,要求学生只说出一两条就可以了。 4、全班介绍。各小组介绍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节俭是在健康生活的前提下,不攀比、不奢侈、不随意丢弃 有用的东西。节约就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既是尊重父母的劳动,同时也是尊 重其他人的劳动成果。节约就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既保证了物尽其用,又可 以减少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不攀比,讲节约,对人对己都是有好处的,是一 个现代文明人的基本品质。” 教后感: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