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友好相处
〖学生实态〗
通过课前调查我了解到,我所执教的三年级(1)班有 52名学生,全部是独生子女,
占全班人数的 100%;三年级(2)班有 53名学生,其中独生子女有 52人,占全班人数的
98、1%。他们需要伙伴,也喜欢和伙伴一起玩耍,但是当与伙伴相处发生冲突时,当个人
利益与他人利益产生矛盾时,他们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想自己,不想他人,因
为一点小事就记恨别人,向小伙伴隐瞒或者让小伙伴帮助自己隐瞒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由
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同伴之间的矛盾,常使矛盾激化,久而久
之会形成自私、心胸狭窄、不诚实等不健康的心理。因此,对学生进行伙伴间以诚相待,并
学会正确处理矛盾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教科书分析〗
教科书提供了比较典型的事例来突出教学目标。事例中的女孩因为一点小事记恨同学,
不让同学和自己一起玩,反映了她心胸狭窄和自私的心态,同时也使学生看到因为她的
自私,导致集体成员之间不能够友好相处。这个例子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展示故事的
同时,教科书给学生的小组讨论学习提供了空间,学生可以把自己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
收获记录下来,作为自勉。
虽然本课题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教材所提供的仅是学生生活情境
的范例。在学生的生活中,与小伙伴相处的事例是丰富多样的,因此本课题的教学必须从
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让他们从自己和伙伴相处的事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这样才能真
正入情、入脑,进行自我教育。同时要照顾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保护学生的隐私问题,一
切活动要以学生自愿参与为前提,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1、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模式。
2、采用调查、访问、体验、游戏等方式参与学习活动。
3、在学生得出初步结论后,用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从中体验伙伴相处
的乐趣和帮助别人的成就感。
(二)教师准备
1、剪成黄树叶、虫子、坏苹果、绿树叶、红苹果和大树形状的纸。
2、将教科书中的事例拍成录像短片。
〖本课题教学目标〗
1、学会彼此谅解、友好相处。
2、学会彼此以诚相待。
3、初步掌握处理矛盾的简单技巧。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以引言导入课堂教学,用枝繁叶茂的果树象征“友谊之树”。
2、展示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形象的方法拯救友谊之树。
3、总结全课,引导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发表自己在“友情卡”上写给好朋友的知心
话,并伴以美好的音乐,以达到愉快交流的目的。
〖教学结构〗
(一)导入
(事先让学生自愿分组,和自己要好的同学坐在一起。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学
习起来更有积极性、针对性;二是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伏笔,让学生体验到友情的美好。)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今天大家都是和你的好朋友坐在一起的,对吗?和好朋友在
一起学习生活、玩耍,你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的回答除了快乐、幸福、高兴、愉快等,还表示,生活中需要友谊,健康的友谊就
像一棵繁茂的果树一样会带给人阴凉,会带给人清新的空气和甘甜的果实。
教师将一棵“大树”贴在黑板的正中央。
(二)播放录像,并讨论
师: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光是充满快乐的,但是有时候也会闹别扭,比如遇到下面
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放录像:展示课文中的两个故事拍成的短片。
请学生讨论:他们的矛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的事情不解决会对他们有什么影
响?
(将学生总结的内容如不遵守秩序、不诚实、记恨等写在剪成黄树叶、虫子、坏苹果形
状的纸上,再把这些纸贴到“大树”上。)
师:你们瞧,伙伴间的友谊因为这些原因变得不再美好、牢固了,如果再不赶快补救,
它就会像这棵大树一样枯萎死去。
(这个环节的设计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自私、不诚实等都是破坏
友谊的重要因素,从而引起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师:快让我们一起来动脑筋想办法救救我们的友谊之树吧!请同学们自选一个案例,
先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将解决办法写在“绿树叶”“红苹果”上。
(解决办法可以是通过交流达成谅解、道歉承认错误、不记恨、诚实、谦让等,再按照
小组讨论的方法模拟表演怎样解决问题。表演时由组内一名同学在旁边进行点评,说出本
组主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并用“绿树叶”或“红苹果”覆盖相应的“黄树叶”和
“坏苹果”。)
(模拟体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但是加进点评就对学生有了进一步的
要求。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从实践中概括出理性认识的能力应该得到培养和提高。)
师:刚刚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老师发现大家都能用聪明的头脑和冷静的思考帮助教
科书中的同学解决问题。但是当我们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能不能还和刚才一样呢?
师:(教师出示课前不记名调查结果的统计)调查显示,我们班上多数同学都曾经
与自己的伙伴发生过矛盾,很多同学能够很快地解决矛盾,与伙伴重归于好。但也有部分
同学的问题至今没有解决。老师已经让他们把事情写在卡片上,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们?
请每个组的组长来抽取几张卡片,与小组同学共同讨论造成矛盾的原因和最佳的解决办
法,并写在卡片上,由选出的代表向大家汇报,再请老师转给被矛盾所困扰的同学。
(在教学实践中,这个环节非常受学生欢迎,他们都兴致勃勃地仔细分析事例。例如:
有的学生说曾经因为小伙伴弄坏了自己东西而记恨他,失去了宝贵的友谊;有的学生说
因为一次自己犯了错误,小伙伴向教师告状,自那以后,他再也不理小伙伴了;有的学
生说家长不让他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玩,所以疏远了伙伴。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为同学出
谋划策,排忧解难,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从别人的事例
中吸取教训,进行自我教育。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事例的选择一定要经过当事人的同意,
并一定是不记名的,教师要承诺为学生保密。)
师:相信那些被困扰的同学一定会从同学们为你们提供的方法中找到最好的解决方
法,我们也衷心希望你们可以重新找回失去的友谊。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一定懂得了应
该怎样和伙伴相处。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认为最重要的几条写下来。
(根据刚才解决问题的类型不同,允许各组的结论有差异。)
(三)总结
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内容,给你最好的朋友写一张“友情卡”,把你最想对他
说的话写下来,并亲手交给你的好朋友。同学们可以自愿将你写的内容念给大家听。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到学生的情感是极为丰富和微妙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一定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以尊重为前提,以交流为手段,以体验为途径,以动
情提高认识为最终目的。只有真正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才能取得良好教育的效果。
〖评析〗
在教学中,教师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通过形象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把
同学之间健康的友谊比喻成一棵大树,把不遵守秩序、不诚实、记恨等等比喻成黄树叶、虫
子、坏苹果,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自私、不诚实会破坏友谊,使友谊的大树枯萎。为了救治
生病的大树,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将这些办法形象地比
喻为绿树叶、红苹果。形象的教学活动、丰富的想象,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了学生
的理性思考,使本课的教育目标落到了实处。
附:课前调查题目及统计结果
参加调查人数:两班共 105人
1、你曾经与自己的小伙伴发生过不愉快吗?
回答“是”的有 87人,占 82、9%;回答“否”的有 18人,占 17、1%。
2、你和曾经发生矛盾的小伙伴现在已经完全和好了吗?
回答“已经完全和好”的有 69人,占 65、7%;回答“至今还没有和好”的有 36人,
占 34、3%。
3、你认为自己和小伙伴的矛盾经常是由谁引起的?
有 22人回答是自己引起的,占 21、0%;有 38人回答是别人引起的,占 36、2%;有
45人回答都有责任,占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