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遵守规则
教材分析:
该内容是三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快乐的学校生活》中的第四课。《我们
遵守规则》分为了三个块面《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规则是怎么来的》、《我要遵守规则》对规
则进行了详尽的阐释。首先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知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
规则,认识规则的重要性,知道规则在调节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教材在基于
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得出规则的产生,有了以上的认识后,促使
学生由对外来规则的服从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自觉的行动。
学生分析:
1、该教材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历经了两年的学校生活已经初步了解了学校制定的
各种规则,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2、在他们平时的社会生活中也知道了一些如交通法规这些基本的社会规则。
3、学生对于许多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虽然有所了解,但在遵守规则方面做得
并不好,对于规则存在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甚至认为有的规则的制定束缚了他们行
动的自由。
4、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调查、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5、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调查,并完成书面
报告。
设计理念:
1、《品德与社会》与以往的《思想品德》教材所不同是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
与旧教材相比,它更注重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感悟,以此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
2、该教材的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无论是要培养学生的什么德行,它所呈现在
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儿童的世界,一个和他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画卷。
3、社会生活多种多样,其中有需要学习的,也有要扬弃的,对于人生观、世界观还处
在模糊认识的儿童来说,教材不应该是社会生活的简单模仿。因此该教材所选择的内容都
是能正确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正确地、客观地认识社会。
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首先就是要转变以往《思品》课的教学方式,避免出现学生读读
课文,教师讲讲故事,学生说说空话这种现象,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营造
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只有
这样,以往《思品》所提到的“激情、明理、导行”才可能真正达成。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几点认识,便将《我们遵守规则》这节课设计成一节活动课。
1、通过课堂上的小游戏,让学生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知道规则存在的必要性。
2、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以小队为单位到课堂以外进行调查,了解到社会中
规则的普遍性,以及它在调节人们行为方面的重要性。
3、让学生以小队为单位观察在校园、社区中有哪些问题和现象需要解决,组内尝试着
制定一些规则,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予以张贴。
活动目的;
1、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知道自己平时做游戏、学习等离不开规则。
2、通过搜集资料认识规则的普遍性,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规则对于调节人们的行为的
重要性。
3、初步树立规则的意识,知道只有人人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才有秩序、有保障。
4、以小队为单位进行调查,找找自己身边不方便之处,着手制定规则来解决这些问
题。
活动时间:四课时
活动准备:
1、准备了一些有关规则方面的书,如《民法通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2、邀请了一部分相关职业的家长如:警察、医生、售货员等。
活动流程:
1、活动导入:
今天咱们来做一个扳手腕的游戏好吗?谁愿意上来比试一下。
【请两个体格悬殊的孩子进行比赛,在加油声中一方很快落败。教师举起那输了的孩子的
手宣布他赢了。】
【教室里一片哗然。】
活动过程:
师:你们在议论什么?
生:不公平,老师偏心。
生:应该是他将常路(学生姓名)扳倒了,你怎么反而说常路赢了?
生:哦,我知道了。
师:你知道什么了?
生:老师没偏心,只是在比赛之前,你没有说清规则。
(师板书:规则)
师:是啊,刚才我没有说比赛的规则,我现在想说的是,这场比赛的规则是谁被扳
倒了,谁就赢了!
(学生议论,规则是这么重要啊)
【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初步树立了规则的概念】
师:是啊,规则很重要。在你们平时做游戏的时候,你们有没有一些规则?(学生说
了很多)
师:那么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少一个人,游戏就玩不成了。
生:我们就不带他玩,但心里肯定不高兴了。
师:游戏中的规则必须是参加游戏的人都得遵守的,否则游戏就无法进行。其实在我
们身边像这样的规则还有很多呢。你们知道吗?
【引导学生将对身边游戏规则的关注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去】
2、发放调查表格。(学生以小队为单位离开课堂,到学校的每个地方去调查,部分学
生由家长带领到社会上去调查。)
3、回到课堂上来汇报调查结果。
生:我们去了医院,看到了《医生职业道德规范》,还有许多注射、配药的制度。
师:那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青霉素一定要做皮试,做完后不能随便离开注射室,因为那样对病人就不安全
了。······
生:我们到马路上指挥交通了,遵守交通规则很重要。我们发现开汽车的叔叔比骑自
行车的人要遵守交通规则。
师:啊,你们有了这么重大的发现真了不起。
【虽然这与本课的活动目的无关,但教师仍给予了极大的鼓励,这是对学生善于发现、
善于思考的肯定】
师:那不遵守交通规则会带来什么呢?
生:我们在山门口(地名)那就看到一个老奶奶没有走人行横道线过马路被自行车
撞了一下。如果大家都不遵守交通规则那就会出大事故的。
生:我们小队去了学校图书室,看到了阅览室的制度,上面有不允许损坏图书的制
度,如果大家不遵守的话,那么其他同学都看不到完好的书了。
生:我们小队查阅了书籍,发现不管在哪儿生活、学习都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像《宪
法》……
【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大量的关于规则的资料,知道了生活中处处
有规则,并且初步了解了规则的重要性。】
1、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要遵守规则,这多麻烦啊,要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多自由
啊!
【学生又议论开了。】
生:不行的,因为规则可以保护我们。要是没有法律,坏人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了。
师:说得真好,其实不仅是法律,各种各样的规则都是在维护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
如果有人违反了,就是侵犯了其他人的利益,会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不方便,甚至威胁到
别人的生命。咱们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是这样的。你们想啊,如果上学没有一定的
时间,大家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老师也是一样,那咱们学校成什么样拉?
(学生都笑了起来。)
【学生初步树立了要遵守规则的意识。】
师:所以有了规则,我们就要遵守,只有每一个人都严格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才
会更方便、更美好。
1、刚才大家都了解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它的存在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那在
我们的校园里还有哪些生活、学习不方便的地方,你们能解决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
【这里协同的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以探究性学习方式去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
生:我们女生厕所在二楼两边,有两个出口,但上楼的楼道很窄,两边都可以进出,
同学很容易相撞。如果学校制定一个规则,这边是上楼的进口,那边是出口,同学就不会
迎面相撞了。
师:你们的主意真棒,可为什么要等学校来制定呢?你们就可以啊,来,老师马上
和你们一起来写。
【老师的评价不仅鼓励了学生,还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信。】
(其他小组的学生也纷纷提了很多,如体育设施较少,班级学生多,但可以安排时
间分段进行活动等。)
【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让人大为惊讶。】
活动总结:
在今天的几节课上,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调查发现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
而且知道了遵守规则对于我们来说是必须的。在我们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学校的规则是必
不可少的,只有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幸福,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同学又为自己的
学校制定了一些规则。相信以后同学们会更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规则。
教学反思:
“规则”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枯燥而又乏味的话题。在这节课上,教师想让学
生了解规则,并且自觉地遵守规则,让学生从有意识地要我遵守规则转变为我要遵守规
则,从外在的道德教育转化对学生道德的引导,进而促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课堂上教者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中所设计的在课堂内出现问题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这样的模
式来进行教学,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整合,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将学生家
长作为教育资源引进课堂,带领学生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这样教学空间就得到了拓展,
使课内与课外打通,学校与社会融合。此间教师完全“隐退”到幕后,以一个活动的引导
者身份出现,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
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
的能力,形成关心身边事物的态度,我想这也是这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但教材规定
这一部分内容只有一课时,在实际操作中却整整耗费了一个下午,在现有的教学进度安
排中不可能有这样的“空余时间”,如何在完满地完成教学目的取得较好的效果,又不
占用这样多的时间,这确实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