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4:38:33
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 思品政 三年级.doc(31.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 〖学生实态〗   我校地处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生活社区的中心。海沧这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建设突 飞猛进,新港区、新工业区、新市区一片欣欣向荣。在我所执教的班级中,有 62%的学生的 父母是从全国各地来到海沧的开发建设者,学生跟随父母一同来到厦门,目睹了海沧的 发展变化;而另外 38%的学生是海沧本地居民的子女。学生每天生活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 早已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们十分熟悉和了解自己的家居环境,也喜欢自己 的家居环境,非常厌恶破坏环境及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的行为。   学生具有热爱自己的家居环境的情感,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不懂得该如何去爱惜、 保护自己的家居环境;他们对社区公益设施、公用设施的认识,对社区环境的了解和认识 都还不够深入。在组织教学时,本课题应主要围绕社区环境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拉近教 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要遵循教育回归学生 生活和经验的原则,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社区,亲身去感受,去体验,在 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转变行为,深化情感。 〖教科书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围绕人与人的沟通与理解展开,范围由家庭、学校拓展到了社会生 活领域,包括邻里和不同群体的人。本课题的教学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帮助学生认识自 己的家居环境;使学生知道家居环境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自己家居 环境的责任感。教科书从正反两方面反映了邻里之间友好相处和不文明、损人利己的现象,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赞美讲文明和讲道德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与环 境、心中有他人等问题,从而使不文明和不道德的行为受到批判。学生了解了自己家居环 境,体会到保护家居环境的重要,进而生成从小要爱护家居环境的情感。由于学生经验与 能力有限,调查、收集资料就成为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1、通过调查活动,初步了解家居环境与人们生活、工作的密切关系。   2、列举自己所闻、所见的破坏家居环境的不文明行为。   (二)教师准备   1、反映海沧近几年居住环境发生变化的录像。   2、邀请海沧市政中心的李经理介绍海沧的环卫、绿化情况。 〖本课题教学目标〗   1、体会保护家居环境的益处,进而产生从小要爱护家居环境的情感。   2、能对保护家居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了解自己的家居环境,知道社区的公益设施和公用设施给我们的家居生活带来的 方便。   4、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的能力及互助合作的能力。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师生共议,感受家居环境的美。   了解自己周围的家居环境,知道自己家居环境的美丽要靠大家建设和维护;知道现 存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及其对自己家居环境的影响。   2、通过典型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爱护家居环境的情感。   体会保护家居环境的益处,进而产生从小要爱护家居环境的情感;能通过合作交流, 表达有创意的建议。   3、引导学生生成自觉爱护家居环境的行为。   以身作则,做文明市民和家庭的文明成员。掌握搜集材料、积累总结的方法,并能在 交流中互补、提高。   4、课外延伸。 〖实施过程〗   (一)师生共议,感受家居环境的美   1、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所生活的海沧投资区发展迅速,新港区、新工业区、新市区一片欣 欣向荣。同学们都是随着海沧建设与发展一起成长的。当我们看到海沧从几年前低矮的房 屋、坑坑洼洼的道路变成一栋栋高楼大厦、一条条宽阔的公路、一个个风景如画的庭园绿地 时,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2、小组交流调查结果。   师:前几天,同学们分成小组,对我们的家居环境进行了调查,请同学们把调查的 情况在小组进行交流。在倾听同学介绍的时候,我们应该(大屏幕出示要求):   同学发言我倾听,发言不足我补充。   我会帮助会赞美,共同进步乐趣多。   (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生活的环境告诉同学。) (1)文圃花园小组。   生:我们把参加调查活动的成果向同学们汇报一下。   生:这是我们小组同学家周围环境的照片,是我们利用周末拍摄的,不错吧!   生:请你们听一听我描写的我们文圃花园的美吧。(学生朗读)   生:瞧,我还把它画了下来。   生:这是我的采访记录,我采访了保安、老奶奶和叔叔、阿姨。   生: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   (2)大金门小区小组。   生:我家住在大金门小区,很多同学都去过,可美了。大金门小区的中心有一座美丽 的假山,假山上的水一滴滴往下流,滴答滴答直响。假山下有一个鱼池,鱼池里有几条可 爱的小鱼游来游去。鱼池里盛开着莲花,可美了!大金门小区处处鲜花盛开。到了晚上, 迷人的灯光映在美丽的假山上,大家都夸住在大金门小区真好。   生:他说得真好,我真羡慕,可我们名仕花园也不错啊!请你们看看我们小组拍的 照片,怎么样?   生:真棒,我们那天和周老师一起去拍录像了。   生:我们整理一下吧。你住大金门小区,你来负责发言吧,整理一下顺序,说一遍试 试,大家提提意见。   ……   3、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做交流。   4、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介绍的就是我们的家居环境。你们用自己的眼睛欣赏了家居环 境的美,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了家居环境的美。近几年来,政府也在不断努力改善人们的 居住环境。老师前几天也拍了一组录像,现在就让我们到一些新建的小区去看一看。   5、播放录像,进行讨论。   师:这是大金门小区,这里的居住环境中有许多公共设施。瞧,公用楼道多宽敞、多 干净呀!楼下还有一个公共存车棚,另外楼下的小花园也非常的漂亮。这些公用设施给我 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6、教师小结。   师:这么美的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让我们一起来《爱护自己的家居环境》。(出示课题)   (二)通过典型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爱护家居环境的情感   师:近几年,政府不断加大了对危旧房屋的改造,一个个漂亮的小区正在形成。小区 漂亮了,设施齐全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了,这么美的家居环境是许许多多的 人共同创造的。你们知道哪些人在为我们优美的家居环境默默地工作吗?   生:有清洁工。我早上起来锻炼的时候就看见他们在扫街道。   生:还有保安,他们让我们生活得更安心。   生:是建筑工人让我们住进了高楼大厦。   生:是园林工人让我们的家居环境美得像个大花园。   ……   师:今天,老师特意请来了海沧市政中心的李经理为我们介绍,他们是如何为我们 大家能拥有整洁舒适的家居环境而工作的。请大家欢迎。(介绍内容略)   师:是啊,美好舒适的家居环境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正是有了这些人的辛勤工作才使得 我们的环境越来越美,才能使我们休息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三)引导学生生成自觉爱护家居环境的行为   师:请你们说一说,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居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 阅读教科书第 61页。   师:在你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生:我们小组在采访王阿姨的时候,听她说,虽然小区的绿化工作做得很好,但总 有一些人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破坏公物。   生:在此次调查中,我发现不爱护公共财物的问题比较严重。新建的公用设施、经过 美化的环境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理应人人爱护,但是,美丽的草坪、花坛经常惨遭践踏, 公用电话亭、垃圾桶、路灯等设施因为人为破坏而残缺不全。我觉得我们应该爱护每一件公 用设施。   ……   师: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居环境既安全又方便、既干净又安静,可是,日常 生活中有些不文明的行为,给大家的生活带来的却是嘈杂和烦恼。为了我们大家都能拥有 一个好的居住环境,我有一个建议,让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份爱护家居环境的实施计划。   (1)小组讨论。   (2)将制定的内容写在纸上。   (3)选出一名学生代表本组发言。   师: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给大家讲讲你们小组的计划好吗?   生:我们小组想利用周末打扫社区的楼梯,擦拭楼梯扶手,捡拾社区内的垃圾。   生:我们想组成一个宣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宣传爱护家居环境的好处,让大家都 来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   生:我们要从自己家里做起,然后逐渐带动全社区的人行动起来,把我们的居住环 境建设得更舒适。   ……   (教师板书:从我做起,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居环境)   (四)课外延伸   师: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居环境既安全又方便、既干净又安静,请同学们利用 课余时间继续留心观察,了解一下除了课堂上提到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应该 发生的事情?在你的带动下,都有了哪些变化?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比一 比,看谁为自己的家居环境做的贡献最多。 〖反思〗   1、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运用电 化教育手段,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家居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的关系。结合学生 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一方面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探究,帮 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制定“爱护家居环境”的计划,使学生增强了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个环节的 设计意在摆脱空洞的说教,使学生在制定计划并在实实在在地落实计划的过程中得到情 感体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构建了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互助合作的机会。在本节课的教学过 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认知、探索、实践的对象,在讨论的基础上合作完成实践 活动。 〖评析〗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走进学生熟悉的家居环境,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去感悟,充分地利用了社区的课程 资源,使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更为自主地参与,所获得的教育远胜于平铺直 白的说教。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典型的事例和人物引进课堂,使教育更具有实效性,使学 生获得了更为真实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引入了学生对海沧地区三个居住区的社会调查和体验,使得课堂教学 的容量较大,也就相应地使得这些调查、体验显得肤浅,联系实际也显得有些苍白空泛。 如果学生调查体验的面相对集中一些,材料精炼一些,可能会更深刻一些,会取得更好 的教学效果。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