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4:38:33
邻里之间 思品政 三年级.doc(27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邻里之间 我们宿舍楼自安装了暖汽以来,每到供暖季节,南边房间的暖汽片就时冷时热,好 象有谁在控制着,大家都觉得奇怪,但很长时间内一直没有谁去查看究竟。上周四晚,南 间的暖汽又凉了,适逢这几日天气较冷,终于有人奈不住性子了。周五一大早,有人去顶 楼李家试了一下,李家暖汽片是热的。来人觉得是李家把阀门关小了,当场就把阀门开大 了些。晚上下班回到家,暖汽依然是凉的,李家的门又被敲响了,却无人应答。于是,大 家气愤地“讨伐”起李家来,一致说李家太自私,不道德,应该赔偿我们的损失。   周六一大早,李家的门被擂得震山响,吵醒了整个楼道的人,李家依然无人应答。   周六晚,李家人回来了,却进不了自家门了。原来,防盗门的锁孔被人灌堵了,无论 如何打不开。而此时,楼下各家南间的暖汽片热得烫手。暖汽历经由凉到热的过程,李家 一直无人,说明问题不在李家。李家倍感委屈和冤枉,吵闹也无济于事,谁也不会站出来 承认是自己做的。李家遂到公安部门报了案,要求备案调查。三四天过去了,一直未听到 什么消息,不知调查结果如何?李家的委屈平息了没有?   透过这件事,不由让人想到邻里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幢幢钢筋混凝土堆砌起来的建筑物给了我们遮风挡雨、赖以栖身的空间,同时也圈 住了我们的热情,冷漠了与邻相处的感情。别说是同住一片宿舍、一栋楼,就是同一个单 元里住着,彼此间能达到很熟悉的人家也是极为稀少,顶多就是略为了解,有的见面只 是点个头,有的连“点头之交”都没有,彼此互不信任,遇事就相互猜疑,暗地里议论 是非,给自己的心灵竖起一道高高的屏障。   其实邻里之间关系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若是处不好,会带来许多烦恼,甚至是恶 果。比如有对门两家,因一家不小心把一块白菜帮掉在另一家门口,由此引发口角,最后 发展到大打出手,闹出人命,走上法庭;楼上噪音扰人,楼下上门理论不果,最终也是 对簿公堂等等,不胜枚举。由此可见邻里关系已冷漠恶化到什么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生 活和工作岂不是被搞得乌烟瘴气?这不是因小失大吗?真是不值得。相反,若邻里之间关 系融洽、和睦,于心情于生活于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我家刚搬来时,一日老公在门外擦 楼梯,恰好遇到隔壁的大姐,她见状连说:“年轻人真勤快。”此后,这位大姐也常常出 来擦楼梯;住在一楼的阿姨见了我经常说:“你若有什么事尽管对我说,我帮你接接孩 子什么的。”每每令我感动不已。这些事说起来都很小,但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连结 着邻里之间的感情,使邻居关系变得和谐融洽。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若遇到个什么难 事儿,最帮得上忙的还是邻居。所以,处好邻里关系,不仅是我们感情上需要温暖,而且 对生活和工作也极有帮助。   而要达到友好相处的目的,就要求我们既要习惯于善待他人,又要习惯于当忍则忍。 善待他人,首先就要付出自己的真心,体谅别人,善于伸出援助之手;忍则是遇事不要 莽撞,要宽容、冷静思量解决办法,尽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干戈为玉帛。这样,并 不是表示你软弱,相反却表明你是个胸襟宽广、行事豁达的人,不仅不会被人小瞧,还会 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和好评。清朝顺治年间,邢部魏尚书的家人因为建墙问题同乡里另一 户人家起了争执,写信到京里求助。魏尚书提笔写下一首诗带给家人。家人见信,悔不该 当初,忙让出了五尺地方;另一家见此情景,也让出五尺地方。两家让出的空道被人称作 “公道巷”,一直被人传作佳话。原来这首诗是这样写的:“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人三尺 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短短四句话,却折射出魏尚书宽宏、博大 的胸怀,令人敬仰,为后人夸赞。象此次暖气事件,若大家都能真诚相对,不无端猜疑别 人,本着调查真相,和平解决问题的原则去做事,就不会闹出这样的不愉快。如此武断行 事,不仅解决不了问题的实质,还会使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大家比邻而居,整天低 头不见抬头见,那将是怎样一种尴尬和冷漠?所以,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有一首歌谣这样唱到:朋友是珍宝,邻里赛金银;相逢一笑便成亲,邻里是亲人。愿 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打破心中的块垒,奉献一点热情,捧上一丝微笑,善待他人,善待邻 里,使大家都生活在温馨、和美、互信互爱的家园里。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