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4:44:01
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思品政 三年级.doc(23.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其他
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想象一下我们的未来:它可能是风暴频仍、洪水泛滥,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被 日益上涨的海平面吞没,肥沃的原野因沙漠推进而变成不毛之地,人们被迫背井离 乡,并为争夺水及其它稀有的自然资源不断发生冲突。 我们也不难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理想的未来景象:美丽富饶的乡村,绿色怡人 的城市,住宅舒适节能,交通工具和工业清洁高效,所有的人而不仅仅是少数幸运 儿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两种未来截然相反,就看我们如何抉择。自从人类诞生,一道难题——如何同 地球和睦相处,就摆在我们的面前。农业文明,这一建立在对大自然特别是对土地 深刻依赖基础之上的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是人类文明的初始形态。两个多世纪前 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文明形态出现了变奏。象征工业文明的蒸汽机呼啸而来, 身后拖着长长的黑烟,宣告了一个具有繁荣进步和危机灾难双重人格的新文明的诞 生。   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大肆开发利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 源。与此同时,机械化耕作、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催生了“农业革命”。农业生产力大 幅度提高,农民纷纷涌向工厂和城市。烟囱林立的工厂、汽车川流不息的公路、拖拉 机耕作的农田成为现代化的标志,也成为无数人孜孜以求的理想。工业化使世人的 生活水平发生了过去闻所未闻、甚至想都没敢想过的进步。这一切的直接后果是,许 许多多的人以为,自然界对人类安居乐业的制约已经被打破;许许多多的人相信, 技术突破是克服资源匮乏或其它薄弱环节的不二法门。 但是,大规模的工业化让我们付出了环境和资源的沉重代价。森林遭到砍伐, 地下水位下降;有毒气体弥漫,鱼类几近枯竭;气候开始跟人类作对,土地被沙漠 和洪水夺走;人类本身也成为直接的受害者,在率先工业化的国家中,由污染造成 的公害病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渐渐地,人们开始认识到各国普遍采用的发展模式 暗藏着危机。靠掠夺自然得来的繁荣,只是一时未遭到报应,根本不能称之为繁荣, 竭泽而渔的发展最终会自取灭亡。世界终于明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都在设法让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辅相成 而非互不相容,一个新的词语“可持续发展”开始流传。环境与发展、生态与经济不 是对立的,两者可以融为一体。如今,我们需要再掀起一场发展观念的革命——可 持续发展的革命。 中国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对中国人来说还是 个陌生的概念。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填饱了肚皮却破坏了生态平衡;厂房林立、 浓烟滚滚曾是人们追求向往的目标,发展了工业却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用短短的20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综 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逐步走向小康,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世所罕见。但与 此同时,人们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之 间的矛盾却越来越尖锐。 当今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 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挑战,庞大 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破坏严重对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压力。 发展必须靠一定的资源基础和环境容量来支撑。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增长、福利的提 高都是以一定资源的消耗和一定程度的环境恶化为代价来实现的。中国的经济增长 方式一直都是一种粗放式发展。以资源和环境内耗为动力的增长,最终将使整个国 家背上沉重的包袱。目前中国的人口已达到13亿;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 源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每年由于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 失巨大;废气、废水及固体废物等主要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继续增加。专家估计,环 境污染每年耗费中国2830亿元。 繁荣的中国真的难免重复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老路?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在 发展经济的同时,根据自身的基本国情和承受能力,把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 问题统筹考虑,为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生态状况、遏制环境污染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从绿色奥运到绿色青藏铁路,从南水北调到西部大开发,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 理念: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是国情所需,是 历史所赋,是人民所望。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对于江苏这样一个经济发达却深受 资源、环境制约的人口大省更显迫切和重要。江苏以全国1.06%的国土、3.9 7%的耕地,养育了占全国5.74%的人口,提供了超过全国10%的地区生产 总值,吸引了超过全国20%的外商的直接投资。但江苏同时也是人口密度全国最 大、矿产性资源全国最少、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的省。数据显示,目前江苏人口平 均每平方公里有721人,密度之高世界罕见。江苏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二,但矿产 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位居全国第26位。江苏水质型缺水越来越严重,全省本地水 资源人均占有量仅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 当前,江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2000美元,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 城市化加速期和经济国际化提升期。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呈高峰态势,这是我们面 临的最突出的实际难题,也是江苏在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要破解资源 环境约束的发展难题,必须坚持不懈地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坚定不移地走 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已成为江苏新一轮发展的必然选择,已成为人民的热切期盼。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