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该更美好》教学活动及指导
(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1、加强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2、感受社区成员对于共同家园的普遍关心。
3、增进对社区的情感。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48~49页。
〖教学准备〗
督促学生完成家人对社区愿望的调查。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请学生回顾一下家庭作业(阅读教科书第24~25页),谈谈对教科书中
所呈现内容的感受。“在你生活的社区中有什么样的活动?有什么样的新鲜事?讲一讲,
我们大家一起分享。”教师提问:“书上出现了两个‘大家’,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
解的?”
2、全班自由发言。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6~27页的课文及图画,并进行讨论。居
委会为什么要发通知征求意见?如果你所在的居(村)委会有问题征求你的意见,你会
怎样对待?第27页上的图说明了什么?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做适当记录,
以强化观点,帮助学生学会分析。(例如:因为没有停车场和自行车棚,汽车和自行车的
停放占用了道路,影响了骑车人和行人,而且十分危险;因为没有设立公共汽车站,社
区的人们出行很不方便,等等)
3、小组讨论。“作为社区的一员,同学们应当关心自己社区的建设。上次课老师布置
了家庭作业,请同学们询问一下自己的家人,对社区建设有些什么具体的希望,现在我
们就来看一看,大家都了解到了些什么。”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学生谈谈自己听到的希望,并加以汇总。
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汇总的情况。教师或者学生在黑板上记下各种
希望。
5、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对调查所得的各种希望进行思考。
有哪些希望是我们小学生能够帮助实现的?
为了实现这个(些)希望,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比如:给公交公司写信,要求在
社区附近建立车站;制作一些“请勿停车”的牌子,并在需要的地方安放;给社区提建
议,要求建立儿童活动中心等)
6、教师小结。
建议学生将讨论中大家认为自己能够做的事情纳入活动计划,并付诸实施。那些学生
们做不了的事情,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将其转告给居(村)委会,作为他们今后工作的参
考。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完成教科书第27页的填空。
〖给教师的建议〗
本课题的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如停车场、自行车棚、公
共汽车站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设立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社区的整体发展,而不
单单是个人的行为修养、道德的提高。
〖家庭作业〗
继续完成教科书第27页的填空。
〖评价建议〗
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态度和行为。
2、对学生所做的调查进行鼓励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