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你教品德与社会]我家的日常购物
〖学生实态〗
购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主要消费方式,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对
此学生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小小的家庭购物记录看似平凡,可它背后隐藏的购物信息
却是极为丰富、宝贵的。我们在课前问卷调查中发现,三年级学生参与家庭日常购物的占
90%,有购物记录的家庭占 45%,参与家庭日常购物记录的学生占 10%。58%的三年级学
生有自己的零花钱,有计划性地使用的占 35%,有结余的占 50%,但对零花钱的使用有
记录的仅占 4%。学生大多只关心自己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而对家庭的收支状况很少过问。
由此可见,在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对购物记录的认识很不够,对家庭购物的信
息能进行总结归纳的几乎没有。因此,课前我们在学生中间开展了“今天我当家”的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购物和购物记录,亲自体验一下购物记录的过程,大多数学生表
现出极高的热情,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说明学生是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的,对
生活也充满着热情。
〖教科书分析〗
学生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帮助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目标
的核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
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我家的日常购物》这一主题的内容,源于家庭日常购物这件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把来自学生家庭日常购物情况的调查记录作为课程资源,帮助他们学习有目的地选择信
息绘制成统计图表,初步掌握科学统计的方法,并从统计图中比较、归纳出结论,使他们
能够充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发现的喜悦。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亲自参与,在活动中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不断丰富自身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培养搜集信息的习惯
与能力,以及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渗透尊敬父母、爱劳动、
勤俭节约、科学理财、做生活的有心人等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
展奠定基础。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1、提前一周在学生中间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进行调查,
记录家庭近期的购物情况,准备课上交流。记录方式根据个人喜好而定。
2、准备制作统计图的水彩笔和直尺等工具。
(二)教师准备
1、在三年级学生家长中发放《孩子日常购物情况问卷》进行调查,并归纳、统计调查结
果。
2、拍摄学生制作统计图的录像,并配有制作步骤的解说。
3、奖励给“优秀小家长”的小红花若干。
4、有格子的、制作统计图用的图纸若干。
5、去电视台借有关介绍叶滋茎记账事迹的录像带。
〖本课题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掌握制作统计图的方法,感受科学统计的作用。
2、培养学生搜集与整理信息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4、渗透尊敬父母、爱劳动、勤俭节约、科学理财,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等教育。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交流购物记录,评选“优秀小家长”。
2、分小组制作统计图。
3、交流各小组制作的统计图,交流从统计图中得出的结论。
4、观看反映叶滋茎事迹的录像,深入理解统计的意义。
5、课后延伸。
〖实施过程〗
(一)交流购物记录,评选“优秀小家长”
师:同学们,近期我们开展了“今天我当家”的活动,每个人都当了一回“小家
长”,并亲自去购物,还对家庭的购物情况作了记录。下面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
们的购物记录,根据记录,在你们小组内评选出两位“优秀小家长”。
(学生非常兴奋地在小组内交流购物记录,不时听到学生的惊叹声。教师巡视,对学
生的记录不时投以赞许的眼神、微笑点头或用语言等不同的形式予以表扬,如“你们的记
录真认真”“你们做的比老师想象的棒多了”等。)
师:现在请各小组评选出的“优秀小家长”带上你们的记录上台领奖,并把你的记
录放在实物投影仪上。
教师为“优秀小家长”颁发小红花,让学生自己佩戴在胸前,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
掌声。
(欣赏“优秀小家长”的购物记录。)
师:各位“优秀小家长”的工作都非常认真,记录都非常详细。苏明不但记下了购物
的品种、数量,还记下了物品的价格。他们记录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有像周帆这样
用文字记的日记式的,也有像黄海这样用表格式的,汪红是用图画记的,真是太有意思
了。
(二)分小组制作统计图
师:我们大家所作的购物记录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其中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到底有哪些信息呢?我们有目的地选择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统计图后,就能够看出
来。
1、出示教科书中小文小组制作的统计图。
师:小文小组想知道自己或家人去农贸市场、超市、便民店等地方哪个次数最多,就
制作了这张统计图,你能看出来吗?怎样看出来的?你从这张统计图中还能知道什么?
生:我看到去超市的次数比去农贸市场的次数多。
生:我看到去大商场和去文具店的次数差不多。
生:我发现超市的生意最好!
师:太棒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生:我发现便民店的生意最差。
……
师:小文小组研究了去购物场所的次数的多少,各位“小家长”,你对哪些问题感
兴趣,最想研究什么问题?
(教室里一片安静,学生似乎不太理解。)
师:那么,老师告诉你们,我最想研究的问题是在一个星期里,哪一天去商场的人
最多?
(引导启发,学生渐入佳境,提出了一个个问题,活动的目的越来越明确。)
生:我想知道三山哪家超市的生意最好?
生:我想知道平时人们买的最多的东西是什么?
生:我想研究平时人们买的最多的水果是什么?
生:我想知道谁家一周去各种商店的次数最多?
生:我想知道谁家一周花的钱最多?
生:我想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孩子谁的购物次数最多?
生:我想知道菜市场哪种菜最好卖?
……
2、学习制作统计图。
师:你们提出的问题太有价值了,有的连老师都没有想到过,下面我们就请教小文
小组的同学,看看他们的统计图是怎样制作的。
(1)播放录像,观看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制作步骤的讲解:
①我们小组研究的问题是自己或家人去超市和农贸市场等购物地点的次数哪个最多?
②首先,我们小组每个人说一说自己或家人本周去过几次商店,去的分别是什么商
店?
③同时,组长把小组成员去同一商店的次数用“正”字记录下来。比如:大商场“正、
正……”,超市“正、正、正……”。当然,你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符号统计,如画五个
花瓣的梅花、五角星、三角形等。
④画一张统计图,横轴上写出各商店的名称,纵轴上写上表示次数的数字。
⑤最后把记录的结果用图形或图画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
(2)分组制作统计图。
根据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分成七个研究小组,想研究同一个问题的学生坐在一起。教
师走到学生中间,适时加以指导。
(三)交流各小组制作的统计图,交流从统计图中得出的结论
师:下面请各小组派一个代表,带上你们制作的统计图,汇报你们小组研究得出的
结论。不全面的地方,小组中其他的成员进行补充。
第四小组:我们研究的是谁家在一周内去商场的次数最多。结论是江仪家次数最少,
王鹏家和张林家差不多。
师:我想采访一下江仪,你家每次都是怎样购物的?
生:我家每次把要买的东西写在一张纸上,然后一起去买。
师:我明白了,把要买的东西写在纸上,这样既不会漏买东西,又节约了时间,提
高了购物的效率,这个方法很好。
第一小组:我们研究的是三山哪家超市生意最好。结论是宏真超市的生意最好,兴德
超市和家家利超市的生意差不多,三山商场的生意最差,人们在便民店买东西的次数也
很多。
第六小组: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家里谁去购买东西的次数最多。结论是妈妈购买东西的
次数最多,爸爸买东西的次数最少。
组内另一学生补充:我发现妈妈是一家最辛苦的人,既要上班,做家务,还要买很
多东西,我以后要帮妈妈去买东西。
师:你真是一个细心懂事的孩子!
……
(四)观看反映叶滋茎事迹的录像
师:今天老师太高兴了,同学们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研究出那么多有用的信息,
其中的一些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对大家也有很大的启发。如果大家留心观
察,其实各种记录、统计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各种工作岗位,小到每个人的工作
和生活、家庭、学校,大到工厂、商场、政府机构。国家有专门的统计局,国家要制定各种政
策和发展规划,都是以统计资料为前提的。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因为记录家里每天的开支而出名的人,他就是镇江市交通局
的一位普通工人,名叫叶滋茎,他连续 30多年记录下他家的生活开支,细小到每一分钱
的支出,小小的账本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家庭生活的细节。家庭是社会的细
胞,透过家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账
本”经历了几十年,现在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文物”,真是太神奇了!叶滋茎爷爷
的事迹已经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播出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他的情
况。
观看反映叶滋茎事迹的录像,深入了解日常统计的深远意义。
(五)课后延伸
师:只要你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你能持之以恒,你的记录一定会给你带来许多
意外的收获!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开展“今天我当家”、争做“优秀小家长”的活动,
并请你们把研究的结果告诉你的家人和朋友,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