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4:50:14
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思品政 四年级.doc(24.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我国水资源的情况 (一)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 60000亿m3,占全球陆地降水总量的 4、7%,折合降水深 为 629mm,小于全球陆面降水平均值(834mm)。其中消耗于蒸发的散发的降水占 56%,约 有 44%的降水形成径流,据统计,全国大小河流有 6000多条,河流总长度为 43万多 km,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 26 500亿m3,占世界河川径流总量的 5%以上,在世界各国 中居第六位(包括原苏联)。全国地下水总补给量为 7700亿m3,其中有 6200亿m3补给河 流,长江流域及其南方地区地下水约 4 800亿m3,北方地区约 2900亿m3。 (二)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1、总量多,人均少 按人均计算,我国平均每人每年占有水资源量不足 2600m3,只相当于全世界人均占 有量 10800m3的 1/4,是水资源量低的国家之一。居世界各国中的第 87位。按耕地每亩平 均占有水资源量计算只有 1 750m3,相当于世界平均数 2400m3的 2/3左右。 2、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 我国陆地水资源的总的分布趋势是东南多,西北少,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全国淡 水资源中,黑龙江、辽河、海滦河、黄河、淮河及内陆诸河等北方七片总计 5493亿m3,长江 流域为 9600亿m3,珠江流域为 4739亿m3,浙闽台诸河为 2714亿m3,西南诸河为 4648 亿m3。南方四片合计为 4701亿m3。南方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大于 800mm,北方及西北地区 中大多数地方降水量少于 400mm,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中 部,年降水量不足 25mm。 水土资源配置很不平衡。全国平均每公顷耕地径流量为 2、8万m3。长江流域为全国平 均 1、4倍,珠江流域为全国平均值的 2、42倍,黄淮流域为全国平均的 20%,辽河流域为 全国平均值的 29、8%,海滦河流域为全国平均值的 13、4%。黄、淮、海滦河流域的耕地占全 国的 36、5%,径流量仅为全国的 7、5%: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只占全国的 36%,而水 资源总量却占全国的 81%,占全国国土 50%的北方,地下水只占全国的 31%。 3、年内、年际变化大 我国降水受季风气候影响,年内变化很大,一般长江以南(3~6月份或 4~7月份)的 降水量约占全年的 60%,长江以北地区 6~9月的降水量常常占全年的 80%,冬春缺少雨 雪。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水量往往集中在一二次历时很短的暴雨中降落。由于降水量 过于集中,大量降水得不到利用,使可用水资源量大大减少。我国年际降水变化也很大, 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发生数次全国范围的特大洪水灾害。有些地方还出现连续的枯水年。 这给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利用带来很大困难,加重了一些地区的水资源危机。 4、水污染问题严重 以 1996年为例,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 205、9亿 t,预计生活污水的排放量 150亿 t 左右,由于污水处理进展缓慢,达标排放率不高,我国的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 度的污染,除少数水系支流和部分内陆河流外,水污染总体上呈加重趋势,城市河段中 78%不适宜作饮用水源,五类水质以下的占 58%;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湖泊普 遍受到总磷、总 氮和有机污染,富营养化、耗氧有机物污染问题严重。南方城市中有 60%是因为水源 污染造成缺水。最令人难忘的是 1995—1996年淮河流域由于水污染造成的数百万人饮水困 难的事件。水污染进一步减少了可用水资源量。 5、河流含沙量大 我国平均每年被河流带走的泥沙约 35亿 t,年平均输沙量大于 1000万 t的河流有 115 条,其中以黄河为最。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 16亿 t,黄河水平均含沙量为 37、6kg/m3, 居世界之冠,长江水含沙量也有增无减,以至有人警告要保护长江流域植被,否则长江 有成为第二条黄河的危险,河流含沙量大会造成湖库淤积,河道淤塞,使水利设施寿命 降低,洪灾频繁,泥沙也加重水污染。1998年长江洪灾原因中就有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 失和中游河道、湖泊泥沙淤积等因素。 6、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目前全国水的利用系数仅 0、3左右,水的重复利用率约 50%,农业用水由于灌溉工 程的老化以及灌溉技术落后等原因,利用率不到 40%,与发达国家的 80%相比差距太大, 研究表明,黄河近年来的严重断流问题除了流域降水量偏少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沿黄 河地区春灌用量大幅度增加,用水浪费所致。 7、地下水开采过量 由于地下水具有水质好、温差小、提取易、费用低等特点,以及用水增加等原因,人们 常会超量抽取地下水,以致抽取的水量远远大于它的自然补给量,造成地下含水层衰竭、 地面沉降以及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等恶果。如我国苏州市区近 30年内最大沉降量达到 1、02m,上海、天津等城市也都发生了地面下沉问题。有些地方还造成了建筑物的严重损毁 问题。地下水过量开采往往形成恶性循环,过度开采破坏地下水层,使地下水层供水能力 下降,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还要进一步加大开采量,从而使开采量与可供水量之间的差距 进一步加大,破坏进一步加剧,最终引起严重的生态退化,如美国得克萨斯州西部一些 地区因抽水过量含水层衰竭,成为了经常遭受干旱和沙尘暴袭击的地区。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