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4:50:46
让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 思品政 四年级.doc(36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让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 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民族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而对幼儿的 爱国主义教育应建立在爱家乡教育的基础上。为了让幼儿走进家乡的本土文化,对家乡的 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在学习过程中继承、发扬、创新家乡的本土文化,弘扬民族精 神和创新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经实践证明,教师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准备。   一、挖掘家乡的本土文化,进行有机渗透。   幼儿在不断地学习中,“文化”一词正悄然走进他们年幼的心。他们习惯接受文化、 感受文化、享受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但在他们感受、体会“文化”的时候,却未必就 真的能走进文化。其实文化就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自己的周围处处有文化。如孩子们常 去玩的纪念碑广场,那里就有“为纪念 76年唐山大地震和唐山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 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唐山的伟大壮举而建立的”抗震纪念碑和抗震纪念馆。其纪念碑的碑 文上称:此间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宣誓着如斯真理,中国共产党英明伟大,社会主义制 度无比优越,人民解放军忠贞可靠,自主命运之人民不可折服。这种抗震精神是全国人民 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环顾左右,与广场南侧相通的是大 钊公园。它就是因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诞生在唐山的乐亭而 得名,公园内还塑有他的雕像。以此证明,文化并不是高不可攀,我们的这些本土文化就 是真实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完全可以走进文化,可以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 因此在我们班进行的“我的家乡——唐山”主题系列活动中就提出了去认识家乡的本土 文化。   在“我的家乡”主题系列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了解到唐山文化底蕴丰富、人杰地灵, 而且知道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化,如唐山的评剧、皮影、乐亭大鼓有“冀东三枝花”之美誉, 唐山是唐剧的发源地,其中皮影被列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遗产。唐山也有丰富的民间艺 术,如玉田县被命名为泥塑之乡,乐亭县为曲艺之乡,此外还有丰南的铁画、迁安的剪纸、 冀东秧歌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到了晚上漫步唐山市的街头,只要你寻着那唢 呐和大鼓声就会发现有许多老人在扭秧歌,有的队伍的后面还会跟些小朋友。因为此种原 因,在我们班就有好多孩子会手拿扇子扭的有模有样。唐山的名胜古迹也有很多,如清东 陵、西塞遗址、李大钊故居、古长城及各种历史纪念馆等。此外,唐山还有许多革命教育基 地,如唐山的冀东烈士陵园。我园为了让幼儿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育幼儿爱 祖国,每逢清明节都会组织小朋友去为烈士扫墓。显而易见,家乡的文化通过多种途径时 时刻刻的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成为了幼儿园重要而有特色的教育内容。   二、设计教育活动,巩固、深化。   幼儿园有效的教育途径是从孩子感兴趣的当前问题入手,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由于 兴趣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对活动的设计需要向真实的生活情境转化,最可能地使教育内 容最大限度的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因此,从幼儿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 性、现实性的问题和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是切实可行的。   幼儿与家乡是同呼吸的,但因幼儿年龄较小的缘故,他们平时还不善于从生活中发 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活动来帮助他们发现。往往因为司空见惯而容易让人疏忽的乡音、 乡情、家乡的文化等,似乎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却实实在在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大家 去调查的内容是平时熟悉的,只不过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家乡的本土文化、本土资源。如我 们进行的主题系列活动之一“家乡多么美”就是让幼儿从家乡的环境、人文的文化、建设 等方面用语言来讲述自己的家乡,从而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活动之后,我们又进行了 延伸,即“调查小问卷”活动。问卷的其中一项是:家长和孩子谈对家乡的认识后,由父 母执笔做的一个小纪录。如李昂轩小朋友的调查小问卷中写道:我的家乡在唐山,地震后 它就像重生的凤凰一样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又竖起了一座新的城市。我们这里产煤和铁等, 土特产有金丝小枣和京东板栗。我们这里还有革命先驱李大钊爷爷。我爱我的家乡唐山。而 侯静柔小朋友的问卷中写道:我的家乡在唐山。爷爷说过,家乡有百年煤矿,有精美的陶 瓷,现在每年还会举行陶博会。这里还有老人、小孩爱吃的麻糖。为纪念 76年的唐山大地震, 市中心有抗震纪念碑和纪念馆,去年十月一日我爸爸还给我讲过纪念碑上的浮雕。到了周 末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如凤凰山公园、大城山公园、大钊公园、南湖公园等。这些地方我 都去过,长大了我要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通过此项活动不仅使孩子们加强了语言表达能 力,还使幼儿对家乡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生成了情景表演活动“我是家乡 小导游”。活动中,孩子们都能把自己了解到的用语言介绍给别人,再讲唐山的特色食品 时孩子们还会讲出“咯喳”的来历。(“咯喳”的来历,见文章最后。)除此之外,我们开展 的“做一做”评比活动,更能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增加他们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使 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因为这项活动中包括的剪纸、绘画、粘贴、陶艺等,不仅材 料来自于家乡,而且也是家乡本土文化的一种。   三、利用“环境”与幼儿进行互动。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发展。”把环境看 作一种教育的资源,就要求我们对环境进行设计,以充分发挥环境的促进功能,抑制它 的阻碍功能。设计可以使得“偶然的环境”变成“教育的环境”。因此,经过设计的幼儿 园环境就具备了教学的记录功能。   在开展的主题系列活动“我的家乡——唐山”中,着重对家乡的评剧、陶瓷、皮影进 行了深入的探究。其中在看皮影录像的时候发现,孩子们对家乡的皮影艺术非常感兴趣。 他们通过看录像就提出了很多问题,如“皮影人是怎么做的?用什么做的?”“为什么 皮影人都是侧面人?”“他们的关节为什么会动?”等。为了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我们 决定带他们去唐山的皮影剧团寻找答案。在那里,孩子们经过看、摸、玩、问,自己找到了 答案,同时也了解了剧团的叔叔、阿姨在幕后是如何操作的。回来以后,他们跃跃欲试都 想自己亲手做一个皮影人,来演一演。   在实现孩子们愿望的同时,我们决定记录下这一过程。幼儿园的墙饰是随着教育活动 的进度自然生成的内容,是学习者学习的展示和记录,因此我班的墙饰就成了这一活动 展示、记录的平台。在那面墙饰上记录了孩子们制作皮影人的过程,记录了孩子们的第一 次试做和第二次试做,记录了我们师生创编剧本的过程,记录了爸爸、妈妈的参与,同时 也记录下了我们为演出而做的宣传广告。这段广告词和画面的设计是我们师生共同的智慧 结晶。正因为有了孩子们的参与,墙饰的布置与幼儿间产生了互动,它使得我们的教育活 动更加有意义,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参与的积极主动性。   幼儿园的环境不仅包括墙饰还包括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包括幼儿园、家庭、社区构成 的幼儿基本生活圈。因此我们不仅注重活动材料的投放,还将活动扩展到了社区。如:将 制作皮影人的材料和制作好的皮影人投放到了活动区之中,让幼儿自由地制作、操作、比 较、讨论,从中发现问题,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经过不断摸索,我们师生与家长共同 设计、制作、彩排的皮影剧《贪财的县官》在幼儿园和社区的敬老院都进行了巡回演出,并 得到了好评与认可。实践证明,环境与幼儿互动,能够使幼儿主动获取很多有益的经验, 这将有利于教师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教育活动的发展。   四、引导幼儿关注社会,善用身边的教育资源。   中国已加入了WTO,当今的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迈向世界,开放的中国必然要 积极地迎接教育的国际化。而新《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幼儿一生的发 展打好基础”,并以“终身教育理念”贯穿全文。这说明了学前教育已不再是知识和智力 开发的教育,而是要把幼儿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素质基础作为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归 宿。当今的教育已由集中封闭式逐渐向多元开放式发展,它强调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强 调教育要走向自然和社会。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关注社会,抓住良好的教育时机, 对其进行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2004年 7月 24日“一会一节”在唐山召开, 唐山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各媒体都作了相关的宣传和报道,就连市区的主干道上也能随 处可见宣传的条幅。家乡的这件大事近乎是童叟皆知。这件大事是家乡唐山与世界接轨, 对外开放、宣传、交流的窗口,是唐山招商引资的大好时机,这也是对幼儿进行爱家乡教 育的大好时机。记得开幕式那天晚上,好多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去看了焰火晚会,去亲身 感受了这一盛事。开幕式的现场选在纪念碑广场,选在抗震纪念碑下,可谓寓意深远。这 就是要让四方来宾记住唐山的“一会一节”,因为记住了“一会一节”就记住了唐山的 抗震纪念碑,记住了唐山的抗震纪念碑就记住了唐山。曾经听说 CHINA 就是陶瓷的意思, 因为外国人是先知道了中国的陶瓷才知道中国的。晚会上各色漂亮的焰火交相辉映,把纪 念碑广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明亮,将纪念碑映衬得更加雄伟、壮观。孩子们更是手舞足蹈、 乐不思蜀。有的家长还为孩子拍照留念,记下了这一辉煌的时刻。   中国的各种陶瓷制品汇集唐山,机会难得。为了让孩子们更深一步的了解家乡的陶瓷、 家乡的陶博会,与园领导商量后,我们决定带孩子们到陶博会上去看一看。每到一处,那 里的厂方代表都会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产品,会让孩子们亲手摸摸、看看那些做工 精美的陶瓷制品。陶博会上品种繁多,丰富多样,其中有日用瓷、卫生瓷、建筑瓷、观赏瓷 等。看着这些工艺先进、细致精美的瓷器,孩子们简直是爱不释手。“叔叔、阿姨这是什么 瓷?它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些瓷器真的是用骨头做出来的吗?”“叔叔,这上面的 画太美了,是用笔画上去的吗?”“我也要做瓷器,而且做的要比这些还好,上面的画 我要自己画。”……孩子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问个不停说个不停。瞧!那边 有个叔叔正在用机器制作花瓶,多有意思,一堆泥巴在叔叔手中,在机器的帮助下渐渐 成了一个花瓶的形状。太棒了,孩子们被这奇妙的事情所吸引,“我要做,我要做…”, 他们都跃跃欲试。由于时间所限,没能满足孩子们的愿望,当时我就在想回园后一定想方 设法来满足他们的这一需要。就在我们参观的时候还看到了一个特殊的展位即皮影展位, 因为这正是向前来唐山参加、参观陶博会的人们宣传唐山皮影的大好时机。当我们到达时 刚好有两个外国人买走了一个皮影人,据说是要留作纪念。就从这件事,孩子们也简单的 了解了应该怎样利用机会来宣传自己的家乡,宣传自己家乡的特色。   从陶博会上回来后,我们搞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如:让孩子们在家中搜集不同形态 的陶瓷制品放在新奇角,让孩子们自由去玩并进行有关的探索活动;请幼儿利用粘土制 作,体验制作陶瓷的感受;在一些小的陶瓷制品上用彩色纸、橡皮泥、颜料进行各种装饰, 并开了一个小小的陶博会,会上请他们自己学着用语言介绍一下这些产品。在“一会一 节”期间,我们还建议家长领孩子们去看家乡新排的大型历史剧《乾隆与香妃》,让孩子 们去亲身欣赏一下家乡的评剧,因为那灯光的效果、舞台背景、道具、音乐、舞蹈及演员的 功夫都令人叹为观之。   通过孩子们自己的看,亲身的感受与参与,家乡的陶瓷文化、评剧艺术,都深深地走 进了他们的心中。他们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的本土文化。也许等他们长大了 真的会有人投入其中,去发展、创新、宣传唐山的评剧、皮影,去创新、改革、发展家乡的陶 瓷。   五、 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教育作用。   家长是重要的教育力量,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家长与教 师的配合使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等都更好地 得到了保证,因此教师要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资源的作用。   在我们开展的主题活动“我的家乡——唐山”中,就多次请家长参与。如:请家长利 用节假日带幼儿去家乡的广场、公园、街道、学校、商店等,让幼儿观赏自然与建筑以及人 文景观的同时,为他们讲解家乡的面貌与变化,使他们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富饶以及家乡 人的智慧,形成爱家乡的情感;请家长带孩子到家乡的名胜古迹、纪念馆等去参观、旅游, 提醒幼儿欣赏家乡的名胜古迹,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以此激发幼儿爱家乡 的情感,增强自豪感;请家长带孩子去看“一会一节”开幕式,看家乡的评剧;请家长 和孩子一起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等。当孩子们置身于家乡的街道、名胜中,当孩子们通过 搜集资料了解家乡时,他们是在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是在用心去感受,这将留给他们永 久的记忆。   家乡是幼儿熟悉的,家乡的这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特别是精神 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成年人一回忆起童年时生活过的街道、村庄、小镇、山山水水时总 会伴随着美好、温馨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基础,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 重要影响。实践证明,家长不同的职业,家长不同的知识和专业背景都是幼儿园重要的教 育资源,他们的参与能够大大提高幼儿在园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充分发挥家长教育 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家乡环境中富有文化底蕴、具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开展活 动,会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化,会为我们的教育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土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而本土文化又是多方面组成的。它是有历史性、 传统性、继承性以及地域性的,而其中的精华又汇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流。它既呈现民 族的历史与文化的辉煌,又能产生民族的凝聚力。作为祖国的未来、家乡的希望,幼儿有 责任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本土文化,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年幼的心。只有在此基 础上他们才会有责任去自觉地保护它,主动地宣传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从而为建 设家乡做贡献。让孩子们从小就埋下爱家乡的种子,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心中,这 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河北唐山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附属 幼儿园 侯淑丽)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