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4:50:47
中国丝绸的历史 思品政 四年级.doc(2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中国丝绸的历史   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 了养蚕、取丝、织绸了。到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 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      在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生产丝绸,丝绸的花色品种也丰富起 来,主要分为绢、绮、锦三大类。锦的出现是中国丝绸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把蚕丝 优秀性能和美术结合起来,丝绸不仅是高贵的衣料,而且是艺术品,大大提高了丝绸产 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影响是很深远的。到了秦汉时期,丝织业不但得到了大发展, 而且随着汉代中国对外的大规模扩展影响,丝绸的贸易和输出达到空前繁荣的地步。贸易 的推动使得中原和边疆、中国和东西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著名 的"丝绸之路"。这条路从古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一直西去,经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 欧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长期战乱,造成对黄河流域经济的严重破坏,到了隋代,中国 蚕桑丝绸业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唐朝是丝绸生产的鼎盛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品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丝绸 的生产组织分为宫廷手工业、农村副业和独立手工业三种,规模较前代大大扩充了。同时, 丝绸的对外贸易也得到巨大的发展,不但"丝绸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条,而且贸易的频 繁程度也空前高涨。丝绸的生产和贸易为唐代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元时期,随着蚕桑技术的进步,中国丝绸有过短暂的辉煌。不但丝绸的花色品种有 明显的增加,特别是出现了宋锦、丝和饰金织物三种有特色的新品种,而且对蚕桑生产技 术的总结和推广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明清两代,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丝绸的生产与贸易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丝绸生产的商品化趋势日渐明显,丝绸的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但是,封建制度对生产力的 阻碍也十分突出,中国丝绸业在苛捐杂税和洋绸倾销的双重打击下,陷入了十分可悲的 境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丝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 1980年到 1990年的十 年间,中国生丝产量从 3.6万吨上升到 5.7万吨,增长了 1.58倍;丝织物的产量增长了 2 倍多;丝织品消费量也从 4亿米增长到了 12.2亿米,增长了约 3倍;出口的生丝占世界生 丝贸易量的 80%以上,绸缎也要占 50%上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又争得了在世界丝绸 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丝绸业成为国家的创汇支柱产业。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