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4:52:18
餐桌上的发现 思品政 四年级.doc(23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餐桌上的发现》教学活动及指导 〖教学目标〗   1、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需要。   2、帮助学生引发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8~9页。 〖教学准备〗  教师应对当地的饮食、菜肴和食物构成及特点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并且知道这些食物、 菜蔬的来源以及与土地的关系。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吃饭,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 之一。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探究我们每天的饮食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全班探究活动。“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每天主要需要哪些食物。”请学生 观察教科书第2~3页的图画,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全班交流:画面的餐桌上都有哪些食 物?“餐桌上的食物真丰富呀!其中有柿子椒、扁豆、西红柿、土豆、南瓜、黄瓜、萝卜、胡萝 卜、菜心、葱、大蒜、茄子;鱼、肉、奶;米饭、花卷、大饼、蛋糕、巧克力;葡萄、苹果等。”  教师可以将这一话题展开,然后进行讨论:“我们这里主要出产哪些食物?”“你平 常喜欢吃什么?”这一讨论主要是指向带有地域性特点的食物和菜蔬。讨论时,教师根据 自己对当地饮食、菜肴、食物构成和特点的了解来把握。例如:四川的学生在讨论本地的食 物特点时,就要指向米饭、担担面、泡菜及各种麻辣风味的菜肴;新疆地区的学生在讨论 本地的主要食物时,主要指向拉条子、揪片儿、馕、羊肉及各种奶制品等;而晋陕地区的学 生在讨论本地的主要食物时,就要指向面粉、荞麦面、莜麦面、萝卜、土豆、白菜等。   让学生阅读豆博士的话,并明确: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即食物是每个 人正常生活离不开的,是必须满足的需求。   3、小组讨论。观察并阅读本页图画周围乐乐和小文的话,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实 例说明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是从哪里来的。”然后交流汇报:“例如,面粉、大米、玉米等 粮食是在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白菜、萝卜等蔬菜也是在土地上种植出来的,鱼类等水产是 从河湖、海洋中捕捞或养殖的,禽、肉、蛋、奶等食物是通过养殖生产出来的。”   4、阅读妞妞的话并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明确: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 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5、布置课下的调查和思考:“食物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给教师的建议〗  1、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周围的、他们所熟悉的生活,要注意结合本地区的特点。例如 本地区一般的食物构成,是以面食为主还是以稻米为主;本地区常见的蔬菜是什么;本 地区的肉、禽、蛋的品种是什么;这些粮食、蔬菜、肉食是从哪里生产出来的,等等。   2、教科书中餐桌上的食物反映的是一般经常性的食物,而且是城市中常见的食物, 目的仅是以范例的形式引出学生的思考,并引出下面的课文。在教学中,教师不必受教科 书中所展示的这几种食物的限制,而是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材料。   3、城市的学生和农村的学生对于食物来源的认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农村的 学生知道得多一些,城市的学生对这方面内容知道得少一些,甚至可能并不知道,教师 要因地制宜,依据学生的情况加以引导。 〖家庭作业〗  1、向家长了解自己家一周的食物量(可以分为粮食、蔬菜、肉蛋、水果等)大概有多少。  2、具体了解这些食物的来源(如生长在哪里,是树上结的、土里生长的,还是……)。   将第1、2项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评价建议〗  观察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程度。  这是第四单元的导读图。图画紧扣本单元标题,以餐桌上丰盛的饮食作为引子,展现 了小学生面对这么多的主食、蔬菜、水果、肉类在思考、议论,有所发现,有所领悟的情景。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