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的分布
曾为人类栽培利用过的植物约有2000种以上,但现在常见的大面积栽培的农作
物仅200余种。作物由于长期适应原产地自然环境的结果,在栽培过程中对温度、 光
能、水分等条件有一定要求,由此而制约着作物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分布。
从温度条件看,全世界 4种不同的温度地带都各有与之相适应的作物种类。①
寒温带。有春小麦、春大麦、春燕麦、黑麦、粟、黍稷、马铃薯、豌豆、蚕豆、亚麻、甜菜等;
②温带。有冬小麦、冬大麦、粟、高粱、大豆、蚕豆、菜豆、油菜、向日葵、大麻等;③亚热
带。有水稻、玉米、高粱、甘薯、大豆、菜豆、油菜、花生、芝麻、油桐、桑、茶、棉、黄麻、红
麻、苎麻等;④热带。有水稻、甘薯、木薯、花生、海岛棉、咖啡、可可、橡胶树、油棕、黄
麻等。但这种适应性也不是绝对的。有些作物由于遗传基础的变异,经过天然或人为
的选择,也能改变其本性。如水稻、玉米、高粱本为喜温作物,通过多年在高纬度地区
生长,可以产生生育期短、耐寒力强的品种,能在北纬50°、南纬40°处栽培。甘薯、
棉花、苎麻的一些品种也可引种到北纬40°,木薯可引种到北纬25°。同时有些本来
适于寒温带的作物,如麦类,也可在低纬度地区利用冬季时节或在高海拔地区栽培。
但作物适应性变化的范围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否则将生长不良或不能成活。从作物
生长发育对光周期的反应看,大致可分为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作物两类。前者在生
长期间的某个阶段每天所需光照时间较长,一般须超过无光照时间才能完成生殖生
长而形成花芽。若光照时间不足,生殖生长就会减缓而推迟开花结实;反之则能促
进生殖生长。这类作物多为适于北方生长的麦类、亚麻、甜菜、马铃薯等。短日照作物
生长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每天所需黑暗时间须超过有日照时间才能形成花芽,黑暗时
间延长可促进生殖生长;而光照时间延长只能促进营养生长。一些春播秋熟作物如
水稻、玉米、高粱、大豆、大麻等属于这一类。各种作物所要求的这种特定光照条件,
也为其适应和分布的范围规定了限度。其中有些作物由于长期异地栽培,也分化出
一些对光照不敏感的早熟品种。至于一些生育期短的作物如荞麦、绿豆、菜豆等,一
般对光照期反应迟钝,只要在温度许可范围内,在任何地区都能发育成熟,是属于
光照中性作物。
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耐旱能力,一般可以用标志蒸腾力大小的蒸腾系数表示。
蒸腾系数小的作物,如粟、黍稷、高粱、玉米、大麦、黑麦、花生、向日葵等,一般比较
耐旱;而蒸腾系数大的作物如薏苡、燕麦、荞麦、大豆、蚕豆、豌豆、油菜、黄麻等则耐
旱力较差。有些作物如水稻不仅喜湿,其根系且可浸在水中而无碍生长。至于小麦、
马铃薯、甘薯、甘蔗、甜菜、芝麻、棉花等则属于“干湿中间类型作物”。
此外,作物对土壤酸碱程度的不同敏感性,也与其分布地区有关。大致高粱、苏
丹草、田菁、苜蓿、向日葵、甜菜等较能耐盐碱;而稻、燕麦、黑麦、荞麦、马铃薯、甘薯、
茶等则较能耐酸。大多数作物适宜于中性土壤。
生命周期 作物有不同的生命周期。一般草本作物从春季播种萌发到秋季成熟收
获,其全生命周期在一个年度内完成的,称为“一年生作物”。有些作物如冬小麦、
冬大麦等秋季播种后须经过低温的冬季到第 2年夏季成熟的,称为“越冬一年生作
物”或“越年生作物”。有些作物如甜菜、菠菜、白菜、萝卜等,第1年播种后当年完成
营养体生长,必须经过一个冬季到第 2年才开花结实的,为“二年生作物”。还有
如苎麻、苜蓿、甘蔗、除虫菊、菠萝等的生命周期延续3年以上,每年除收获地上部分外,
其地下部的根芽或根状茎可连续生长并可用以进行营养体繁殖的,为“多年生作
物”,多生长在亚热带或热带。有的作物如棉花、蓖麻,在温带为一年生,在热带则
可成为宿根性多年生作物。至于茶、桑、果树等木本植物,则都属多年生作物。
繁殖 分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两种类型:①有性繁殖。指作物开花结子,利用种
子传代。其中,有的作物可自花传粉,即雌雄蕊在同一朵花内,自交结实,其异交
率在1~5%左右的称自交作物,若达到10~15%的则为常异交作物。有的为异花传
粉。雌雄花异株或虽同株但雌雄蕊不在同一花内;也有雌雄蕊虽在同一花内,但由
于形态上、时间上和生理上的限制,自花传粉困难,须通过风媒、虫媒,这类作物属于
异交作物。②无性繁殖。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块根、块茎、根茎、球茎、鳞茎、地上茎
等均为无性繁殖体。繁殖方式有扦插、压条、分株、嫁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