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衣使者
〖教学目标〗
1、了解邮政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养成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积极情感。
2、了解通信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联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
带。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80~81页。
〖教学准备〗
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标准信封及一张面值80分的邮票,并了解一位自己最想念的亲
人或朋友家庭所在地的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上次课,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到邮局实地观察一下邮政工作者
的劳动,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给大家,也可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学
生自愿发言,教师要注意加以引导,以免学生就事论事,发言的内容仅仅局限在对表面
现象的描述上。
2、全班讨论。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38页的照片和说明文字。教师提问学生:“通过
观察,同学们对我们这个地区邮递员的工作已经有所了解,但对于其他地方邮递员的工
作可能还是比较陌生的,教科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地方的邮递员,你们了解他们那里的
地理环境吗?他们一般使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除此之外,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参与,如果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意见不一
的情况,教师要加以引导,但决不意味着将现成的答案告诉他们。
3、个人制作。“邮递员用辛勤的汗水为千家万户送去了温暖,教科书第39页呈现的
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边防战士、老人、莘莘学子在收到盼望多时的来信时的喜悦和激动的
心情。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收到了一封非常想念的亲人或朋友的来信,你会是一种
什么样的心情?我想,你的亲人和朋友也一定会非常想念你,给他写一封信,向他介绍
你的近况,并向他表达你的思念之情。我想,他在读到你寄给他的这封信时,一定会感到
很惊喜。”
4、如果有时间,可以请自愿的学生向全班同学读一下信的内容;如果课上时间不够,
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交流。教师提示学生,利用上次课学过的知识,正确地填写好信封,
贴好邮票,并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到邮局把这封信寄出去。
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教师应留心观察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有关通信的一些技能。
2、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应注意概括、提炼学生的发言。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捕捉与鼓励学生发言中有关亲情方面的表达,注意向
学生渗透亲情教育。
〖家庭作业〗
搜集反映目前农村道路交通状况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评价建议〗
1、对于观察任务完成得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2、对于发言有新意、质量高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对于在发言过程中,表述清
楚、概括能力强的学生提出表扬。
三幅图片生动地表现了身处不同环境中的邮政工作者的敬业精神。课文简要描述了邮
递员平凡辛勤的劳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到,正是这些邮递员的工作,保证着信件的
传递,邮路的畅通。绿衣使者用自己的辛勤工作为千家万户送去了温暖。本页的三幅图片
分别表现的是边防战士、眼花的老人、即将入学的孩子在收到来信时幸福、喜悦的心情。教
师的话与课文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