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4:55:01
清代邮驿 思品政 四年级.doc(20.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清代邮驿 清代邮驿制度改革的最大特点是“邮”和“驿”的合并。在清朝以前,虽说某些文书 上常常“邮驿”合称,但实际上邮驿是两种职能不相同的组织机构。从汉唐以来,一直是 “邮”负责传递公文,是一种通信组织,也称为“递”,或称为传,而“驿”实际上是 只负责提供各种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并兼有招待所性质的组织。二者互为补充,但毕竟是 两套组织系统。清朝时期,这种组织融为一体了。驿站从间接地为通信使者服务,变成直 接办理通信事务的机构。这样,通信系统比先前机构简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清朝驿 站比明朝更为普遍,在一些边远的县级地区,新设了“县递”的机构。这种机构负责县间 通信,弥补了干线驿站的不足。另外在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清政府还开 辟了许多新的驿道,新设了若干邮驿机构。这些机构,随地区而名称不同,大部分称 “驿”,军用称“站”,新疆、甘肃地区称为“塘”,北方蒙古地区称为“台”,甘肃一 部分地区又称为“所”等。清朝统治者根据边疆各地的不同情况,继承以往各代边驿的优 点,在全国建成了繁密的通信邮驿网。清朝人钟奇说:“我朝边围驿站之政,到高宗而集 其大成。”高宗就是乾隆。意思是乾隆时我国古代邮驿事业达到了高峰。那时,商业和人员 交往也大大增多,不少驿站接待范围逐步扩大,来往客商也都纷纷进住这种官方的旅馆。 在江苏苏州姑苏驿站的大门石柱上,有这样一幅有趣的楹联:“客到烹茶旅客权当东道, 悬灯待月邮亭远映胥江。”它形象生动地反映出驿站热情接待旅客的情景。 清朝中叶以后,帝国主义侵入,我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驿政废弛,驿递迟缓。随着 近代邮政的建立,古老的邮驿制度就逐渐被淘汰了。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