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非洲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南端,面对印度洋,背靠大西洋,著名的好望角即位于西南的开普敦
附近。面积122万平方公里,人口3600万。地跨南纬22°-35°,东经17°-33°。年平均雨
量511毫米,大部分为半干旱区,西北部为卡拉哈里沙漠,也有小面积的湿润区。南非属亚
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也有雪。其季节变化正好与北半球相反,12月到2月为夏季,6
月到8月是冬季。以首都比勒陀利亚为例,年均温15.5℃,但温差大,以早春9月为例,白
天温度可达24-25℃,夜间可降至5-0℃。中午可穿汗衫和短裤,晚间可穿棉衣,似有“早穿
皮裘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感觉。在这样复杂而多变的气候条件下,分布着十分
丰富的土壤和动植物资源。
珍稀的南非大地
像非洲其它地区一样,南非地质历史非常古老,又是一个高原,全境海拔1000米左右。
成土物质除基岩风化物外,有大片的沙土,而且还有黄土状物质。在南非的气候条件下,在
众多的土壤类型中,既有十分古老的铁铝土,又有非常年轻的砂质新成土。与中国相比,除
了没有大面积的人为土外,几乎包括各种土壤类型。其中有一种分布在干旱区,以硅为胶结
物质的硬磐土壤,除了澳大利亚以外,世界上是极为少见。不仅如此,南非土壤动物的活跃
令人惊奇。
首先是蚂蚁,由它们形成的“蚂蚁山”到处可见,这是它们在土壤中营巢和活动的产物。
其高度最小的仅几十厘米,高的可达7-8米,甚至10米左右。有的小而尖,有的大而圆。小
而尖的是新近构筑的,大而圆的比较久远,可能有百余年的历史。“蚁山”有灰棕色的,也
有呈棕红色的,灰棕色的其下为砂质新成土,棕红色的其下为铁铝土。看来蚂蚁作为土壤动
物,其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另一个土壤动物就是“蚯蚓”。在南非东南部,一个叫 Dimbaza地方,可见到蚯蚓活
动的“奇观”。那里是一片起伏的小丘陵,其上布满了20-30厘米高的蚯蚓粪。似拳头大的一
堆连着一堆。通常蚯蚓不过 20-30厘米长,而这里的蚯蚓一般有 l-2米长。一个早上就可堆起
10厘米以上的一堆粪便。但这不是所有地方都能见到的,只是在这个特定的地方,周围大约
7万公顷的土地上。据研究,蚯蚓活动可见于不同类型的土壤中,而土壤下部潮湿一些的可
能比较适宜。通过蚯蚓的活动不仅翻动了土壤,而且大大提高了土壤中交换态锰的含量,尤
其是新鲜的蚯蚓粪。在人烟稠密的地方,人为活动对土壤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在人烟稀少的
荒地土壤中动物的作用都是非常巨大的。
南非的地下矿藏十分丰富。黄金、铂族金属、锰、铬、萤石、红桂石的储量居世界首位。南非
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金国,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加工厂也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名称就是金矿城
的意思。世界上最深的金矿就在这里。在这南非最大的现代化城市中,在林立的高楼之间还可
见有许多金矿采掘留下的大面积松土堆。该市的黄金矿脉城即是在金矿采掘遗址建立起来的
旅游城,可深入地下数百米参观早年艰难的金矿开采过程。
绚丽的植物王国
南非的植被有荒漠植被、温带草原、稀树草原、沿海少量的林地。整个来看,这是一个以草
原为主的国家。然而花卉种类之多是世界上少有的。据报导南非现已发现的花卉有18500种之
多,在这茫茫的草原上,繁花如锦、万紫千红、五彩缤纷,使这个国家的草原充满了生机。如
此众多的奇花异草,我想除了专业的植物分类专家以外,很难逐一加以分类和命名了。
在南非各地的草原上,不仅有如此绚丽的鲜花,而且散生着许多各具特色的树木。如有
一种芦荟属的植物,不仅其枝叶状如弓箭。且当地土著还用以制成箭筒,所以也有把它称之
为箭筒树的。另有一种金合欢,属豆科植物,它除了全身是刺以外,没有一片叶子,但造形
弯曲有致,十分精巧,好像哪位高明的工匠特意设计的艺术品。还有一种叫斯柯蒂亚枝盛叶
茂的乔木,满树红花,鲜艳夺目,不仅吸引着广大游客,并以其蜜汁吸引鸟类,为其传播花
粉。这些散生的奇树异木,以草原为背景,像巧夺天工的天然“盆景”一样点缀着广袤而静
寂的草原,无疑这是南非的一大奇景。
南非植物王国的蕃木莉花令人注目。此种植物有2米左右高,在同一枝树上、开着不同颜
色的花朵。有兰色的、粉红色的和白色的。一朵花开放的第一天呈蓝色,第二天变为粉红色,
第三天呈白色。所以,当地群众称这种花为“昨天、今天和明天”。这种同一朵花天天“变
脸”的植物给南非植物王国又增添了一分神奇色彩。
南非的国花是山龙眼科的普蒂亚花,这种灌木状的植物,雌雄异枝,雄花似莲座状的红
色大花,中间呈浅粉红色,周边又熏染上一轮黄色。在绿叶的陪衬下,雍容华贵。虽然各国有
各自的国花,但这种雌雄异株、一花多色的国花也是罕见的。
南非有非常干旱的地区。相应地有许多干旱生态特征——肉质的茎,针刺状的叶等。在那
里除了有硕大的“仙人掌”和高悬的“霸王鞭”以外,有一种“小型的石头植物”尤为珍奇。
其外观并不起眼,看起来像一堆堆乱石、实际是一群植物。这是在裸露的岩石上,植物经受长
期的温湿剧变后,逐渐演化而成的。这种植物之所以珍奇,因为它们一旦离开了当地特殊条
件便很难引种成功,因此,只能到南非深山里去欣赏了。
最大的野生动物园
南非有16个国家公园和国家湖,300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克鲁格国家公园是世界著
名的野生动物禁猎区之一,已有百年的历史了。该公园南北长 350公里,最宽处有90公里,
面积1.9万平方公里。园内有动物、植物专家,也有地质、土壤学家从事管理和研究。全园分
15个生态区,每一个生态区均作有地质、土壤、植物断面图和野生动物的分布图。正是在这样
的荒原里,野生动物如大象、狮子、豹、犀牛、野牛、长颈鹿、斑马、羚羊、猩猩、猴子、野猪、野狗、
鳄鱼和山龟等自由自在地在园内生息繁衍。在这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园里栖息的野生动物
的数量每年都在变化,主要是降水,影响食草动物的食料。1982-1983年由于旱,食草动物
的数量有所下降,1984年趋于恢复;1991-1992年又遭干旱,现又回升。目前估计,大象约
有7000-8000多头,食肉动物的数量难以估计,以狮子为例大约有2000头左右。这里的一个
不安全因素是火灾,冬春季节天气干旱,草木枯黄,常刮起阵阵大风,所以一旦发生火灾,
火势迅速蔓延。
克鲁格国家动物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野生动物的生态、野生动物的环境保护、食
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关系以及野生动物公园的管理特点等还须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