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4:59:32
水危机逼近中国 思品政 六年级.doc(29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水资源危机逼近中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东流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 河”,是中华民族生命的象征,在人们的心中,它永远都激流澎湃,奔腾不息。黄河是我国 第二大河,流经11个省市,沿岸数万顷良田的灌溉、数十座城市的居民和工业用水都依赖着 涛涛黄河水,黄河水流的丰枯与两岸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李白以他独特的豪放,高歌“黄河 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若再世,使他睹物伤怀而“悲白发”的,恐怕就不是 “不复回”的汹涌澎湃的黄河水,而是那刺目的干涸龟裂的河床了。 “圣人出,黄河清。”这不知是哪辈子的民谚,也许自这谚语面世以来,圣人是出过的, 但黄河一直没有清。黄河没变清,却变干了----1992年黄河中下游断流83天,1993年和 1994年都超过50天,96年 118天,去年在黄河约1000公里的河道里,不见河水的日子有 150天,真正地成了“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其实,断流的岂止黄河,海河从70年代开始断流,近年已近枯水,淮河的水源也日益 减少。北京永定河已经干涸了39年,塔里木河成了季节性河流,黑河六、七十年代平均泄水 量有11亿立方,1992年开始,黑河下游再也没有流下去一滴水。 都市嗷嗷待哺 首都北京是全国50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全球人均占有 量的40%。北京市的水源主要来自官厅、密云两大水库以及地下水,但目前由于官厅水库已 遭受大面积污染,北京市实际上只饮用密云水库的水和地下水,又因为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 和连年干旱,北京的地下水已日渐枯竭。1994年夏,北京市日均供水量为190万吨,而需水 量却为210万吨,每天缺水20万吨。据称这还不算严重的,有关部门预测,在“九五”期间 北京日亏水量将达到50万吨。1994年夏天,由于陕西关中地区出现持续的高温干旱,致使缺 水颇为严重的西安市出现水荒,近300余万城市人口的日常用水需 100万吨左右,但却因为 水荒而使供水量不能过半,有时候群众排上大半天的队接水,却也只能接上半盆水,这种情 况在近十年尤为常见。 以“泉城”著称的济南市近年来也因水荒而使“泉城”的美誉名不副实,几近荡然无存。 过去,泉城济南有着“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美名,在部分用青砖铺就的路面,随便揭开 一块砖,都会有水咕咕地冒出来。但是如今因为过份抽取地下水,已使许多泉眼断流。不但如 此,泉城人今后用水也只能靠黄河来维持了。 山西省是有名的煤炭大省,也是有名的缺水大省。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全国人均 水量的20%,其中缺水量最为严重的是省会太原,据有关部门预测,到本世纪末,太原、大 同、朔州三城市将缺水8亿立方米,到2020年将缺水12亿立方米。 不仅上述城市出现水荒,全国118个大中城市2至 7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表明,已有76个 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39个城市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仅有3个城市的地下水尚未 受到污染,不足总数的3%,不仅如此,目前我国缺水城市已多达 30余个。 渔取晚唱已成历史 太湖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然而,由于水体污染,频繁出现“死鱼”事故,众多养殖 水面被迫放弃。 嘉兴市是浙江省重要的商品鱼基地,北部水域共有外荡养殖 5.6万亩,1994年,受污 染水域 2.7万亩,经济损失363.88万元;1995年上半年,受污染水域 2.3万亩,死成鱼 123.44万公斤,鱼苗 1500万尾,经济损失1006.69万元。一位名叫张碗只的渔民,前几年 靠围网养鱼走上了小康,但因为承包的70亩湖面1994年和1995年两年连续遭受污染, 1994年鱼死了大半,1995年贷款 16万元投下的鱼苗又全部死光,背上了20万元的债务。张 碗只所在的嘉泽乡,28户“重灾户”渔民欠贷款 208万元。养殖业衰退了,繁荣起来的是 “五小”企业,尤以化工和印染为多。据悉,宜兴市1994年化工产值占全市工业总值的 17.6%,纺织印染产值接近20%。该市处于划定的湖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就有37家,其中重 污染企业21家。 空气都拧得出水的南方也喊缺 1991年,深圳,共和国年轻的城市。当人们仍在为渔村变成都市而自豪时,缺水使这座 意气风发的城市第一次尝到了苦涩的滋味,整整 7夭,10余万人无水饮,造成经济损失达 1.6亿元。此后,水危机像流感一样在城市之间蔓延,继深圳之后,广州、湛江先后被列为 国家缺水城市,南澳、潮阳、汕尾、台山沿海、海陵岛、电白、雷州半岛也纷纷亮起了水资源危机 的红灯。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半数缺水,广州就是其中之一。数字告诉我们;广州市人均 水源占有量1375立方米,远低于全国247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广州市城市自来水日供水能 力 340万立方米,只能满足高峰日用水的87%。 上海,万里长江的人海口,按说是不存在缺水问题的,但是沿江八十个城市排入的污物 污水最终都要流经这里,上海的水已经到了无法饮用的地步。上海人说,从70年代末就感到 水中有异味,不好喝。 居民为水而焦 1994年 7月,淮河中下游曾发生特大水污染事故,当地的水无法饮用,部队出动车辆为 群众送水。1996年 2月,悲剧重演,特别是去冬今春,淮河流域降雨量少,枯水期长,加上 蚌埠上游的颖河闸维修,污水注入淮河,停蓄于蚌埠库,使蚌埠段的水质急剧恶化,超过五 类水的标准,虽经自来水厂的处理,仍然不能饮用,居民反映,烧开的水,掀开锅盖,就有 一股刺鼻的臭味。于是,蚌埠人只好弃用自来水,四处找水喝。住在平房或楼房底层的居民纷 纷找人打井,提水泵一时畅销;许多人上班时在自行车带上一个塑料桶,下班时捎上一桶深 井水,这成了蚌埠街头的一大景观。生产矿泉水的厂家生意兴隆,水车开进了城,在居民区 设了点,两元钱 10公斤水,人们排队买水,一时间成了传媒关注的焦点,成了老百姓操心 的头等大事。 上海,由于水质差,市民不得不花高价购买“纯净水”。一般地说,这些水也是自来水, 经过蒸馏、反渗透技术等深度处理上市。蒸馏水一般 2元至 28元一罐(桶),用完可以桶 (罐)换桶(灌),类似换啤酒、标准家庭(3人)一罐(桶)可用一星期左右。据不完全统 计,上海今年上半年一下子冒出100多家“纯净水”生产企业,10多万市民用上了罐装水, 这些市民在买“纯净水”方面的支出占生活消费的1/3。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