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 11课
“大家排好队”
【教学目标】
1.感受排队在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树立自觉排队的意识。
2.知道很多场合都需要我们自觉排队,知道排队时要规范文明、关爱他人。
3.初步养成自觉排队、文明排队、爱心排队的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
制作 PPT,准备物品,搜集材料,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对比体验,认同排队行为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件同学们最喜欢的礼物。
(拿出一个不透明的漂亮小盒子。)
同学们想知道吗?那你们上来看看。
(学生一拥而上,挤成一团。)
师:好,停。现在这么乱,是看不成了。请同学们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刚才看礼物的时候,有的同学看到了,有的同学没看到?怎么会这样呢?
生:闹哄哄的。
生:被挤得疼。
生:大家挤来挤去,都要把我挤扁了。
生:还有人把我往后面顶。
生:我的脚被踩疼了。
师:好,那谁能想到一个好办法让大家都能看到礼物呢?
生:一组一组看。
生:一个一个看。
生:老师直接拿出来给大家看。(这个宝贝可是不能直接用手拿出来的)
生:大家排队看。
……
师:嗯,同学们都想到了好方法——要小组排队来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42页,今天学习 11课(板书)《大家排好
队》。
师:下面,就按照同学们的想的办法,但是老师有几个要求:1、按小组座位顺序排好队。
2、一个一个看完后,从老师的身后回到自己的座位。
看看那一组坐的最端正。
1 / 5
好,这一组。
……学生看完回座位。
师:由于时间有限,还没有看到礼物的同学也不要着急,今天谁表现好,老
师就把盒子的礼物送给谁。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排队看和不排队看,有什么不
一样的感受呢?
生 : 不拥挤了。
师:嗯,那就是说更安全了。板书:安全。
生:很有秩序。
师:对,有秩序,就可以更快的让更多的同学看到,是不是很省时?板书:
省时。
生:看到的同学都很快乐。
师:对,感觉很开心。板书:开心。
……
安全—(板书)危险(第一次拥挤,危险)
省时—(板书)费时(第一次只有前面的同学看到,很多后面的没看到,
费时)
开心—(板书)难过(更多的同学看到了,感觉开心,第一次没看到的同
学,感觉难过)
二、看图讨论
师:下面老师有两副图,请同学们来看看,哪一种排队的行为不好,哪一种
好?
生:第一幅不好,第二幅好。
师:你回答的真好!(奖励)
师:那第一幅为什么不好,不好在哪里?
生:因为太乱了(奖励)。
生:没有排队(奖励)。
生:很拥挤,危险(奖励)。
2 / 5
师:那第二幅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生:有秩序(奖励)。
生:很整齐(奖励)。
生:很安全(奖励)。
师:大家分析的很细致,排队会变得有秩序,很安全,还很美观呢。
难怪生活中有那么多场合需要我们排队呢。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哪
些需要排队的场景呢?
生:放学的时候、去音乐教室上课的时候。
生:做操的时候。
生:在商场买东西结账的时候。
……
师:那大家在这些需要排队的场景中,你做得怎么样呢?
生: 我按顺序排队的(奖励)。
师:真是遵守秩序的好孩子,给你点个赞(奖励)。
生:有人插队了。
师:这种行为应该改正,否则大家都不喜欢。
三:播放视频,礼让老人。
师:有一个叫小花的小学生,他这一天,也遇到了排队,我们一起来
看看。
看完视频,大家来说说,他是怎么做的?
生:他按顺序排队了。
生:他有爱心。
生:他让老人。
师:对呀,他遵守秩序,而且很有爱心,懂得主动礼让老人,同时思考的很
全面,把自己的位置让给老人后,重新到最后排队,也是尊重后面所有排队的
人,这是为了其他人的公平,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我
们班也有像小花这样的好学校,谁曾经做过这样的好事,下课了来告诉老师好
吗?
3 / 5
四、下面再给同学们看一段视频。(上海踩踏事件)
同学们,看完新闻报道,你想跟大家说什么:
生:觉得好可怕。
生:不排队会发生踩踏。
生:不排队可能会失去生命。
师:这两则新闻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呀。在社会活动中,不排队,不遵
守社会公共秩序,一旦发生踩踏事件,我们会受伤,严重的可能会失去
生命。
(停顿后)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呀?
生:大家排好队。
师:为什么要排好队呢?(有时间让学生回答,没时间直接归纳总结)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排好队,有秩序。
排好队,守公平。
排好队,保安全。
排好队,是文明。
4 / 5
我们一起来看看排队的场景。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活动中, 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排队,遵守社会
秩序,并且怀有一颗爱心,多替他人着想,我们的社会大家庭就会充满阳光,
充满温暖,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文明。(播放排队场景图片)
五、今天同学们上课都很认真,老师奖励同学们听一首歌《排队歌》。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