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三原则
1 . 红笔圈画关键词句;
2 . 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讨论,确定发言人;
3 . 同学发言时注意倾听,回答不重复。
视频导入:曹操
曹操处在什么时代?他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第 16 课 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
族交融
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 P80-84 ,核对导学案
战
役
发生
时间
交战双方 影响 特点
官渡
之战
200
年
曹操(军) VS 袁绍
(军)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以少胜多
赤壁
之战
208
年
曹操(军) VS 孙刘联
军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
定了基础
政权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经济措施
魏 220 年 洛阳 曹丕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蜀 221 年 成都 刘备 改善民族关系,发展经济
吴 229 年 建业 孙权 开发江东、发展造船业、派船队到夷洲
三
国
鼎
立
让我们一起坐上时空穿梭机,做一个随军记者,循着曹操的脚步,
去探寻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
第 16 课 三国鼎立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一、遥想当年:曹操忧,白骨露
一、遥想当年:曹操忧,白骨露
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
,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曹操之忧: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合作探究一:穿越时空 为曹分忧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招揽人才,重用人才
招募流民和兵士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壮大势力
!
记者采访:作为曹操的谋士,您如何替其分忧(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袁绍——约 110000 人
曹操—— 20000 人
参战方兵力
伤亡情况
袁绍——约 100000 人
曹操——约 8000 人
曹操赤脚迎许攸
曹
操
袁 绍
公元 200
年
官
渡
之
战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之战
二、乱石穿空:曹操喜,官渡赢
曹
操
袁
绍 曹 操
统一全国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 曹操《龟虽寿》
记者访曹:要统一天下,主要对手是谁
?
曹操
刘备
孙权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
“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
耳!”
“ 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乱石穿空:曹操喜,官渡赢
曹操军 20万
(号称 80
万)
刘备军
1万多
孙权军
3万多
三、惊涛拍岸:曹操憾,赤壁输
作为随军记者,请就赤壁之战各
从曹操与孙刘联军方选取一个角度为
其撰写一篇简短的新闻稿。
(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交战双方、
简要经过和最后的结果等。)
( 1 )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会憾输比自己弱的孙刘联军?
( 2 )你从曹操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得到了怎样历史启示
?
(开动脑经至少回答三点)
合作探究二:亲临现场,为憾释因
论从史出三、惊涛拍岸:曹操憾,赤壁输
群雄斗智 决战赤壁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瑜部将黄
盖曰:“……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
,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
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
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
头脑”。
论从史出
问题一:结合以下材料,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憾输比自己弱的孙刘联军?
三、惊涛拍岸:曹操憾,赤壁输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强而失败?
孙、刘联军
① 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② 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 利用气候、地理 条件
曹操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三、惊涛拍岸:曹操恨,赤壁输
问题二:你从曹操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得到了怎样历史启示?
① 军事力量的强弱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
② 指挥者善于用人,战略战术正确也能取胜。
③ 要谦虚谨慎,骄傲必败;
④要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⑤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三、惊涛拍岸:曹操恨,赤壁输
曹操憾,憾在统一大业终未成。那么,谁能完成曹操统一大业的遗憾
呢?
三、惊涛拍岸:曹操憾,赤壁输
建安二十五年( 220 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
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
吴 229 年 孙策称帝 赤
壁
220 年 诸葛亮称王 成
都
曹操称帝 220 年 长安
魏
蜀
吴
丕
221 年 刘备称帝 建业
洛阳
孙权称帝
四、人生如梦:曹操终,三国始
2 2 2 年
,孙权称王
,国号吴,
定都建业。
2 2 1 年,刘
备称帝,国号
汉,史称蜀汉
,定都成都。
2 2 0 年
,曹丕自称
皇帝,国号
魏,定都洛
阳。
魏重视农业
兴修水利
改善民族关系
、发展经济 开发江东、
发展造船业
人生如梦:曹操终,三国始、四、人生如梦:曹
多 少
群雄并起 政权林立 三国鼎立,局部统一
四、江山如画:曹操终,三国始
材料九:
材料十: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 曹操
《蒿里行》
三国经济各具特色——
魏:农业大国
蜀:丝绸大国
吴:造船王国
东汉末年经济凋敝 三国经济发展
衰 兴
四、江山如画:曹操终,三国始
问题:请结合材料九、十,说说三国时期分裂局面的出现时历史
的进步还是倒退?(温馨提示: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分析)
三国时期虽然是分裂时期 但是它发展经济,促使国家由分裂逐
步走向局部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官渡之战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
础
赤壁之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
础
三国鼎立 为未来全国统一奠定基
础
课堂小结
【拓展探究,提升素养】我心目中的曹操
问题: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课本史实,试试对曹操进行客观评价。
(温馨提示:对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材料一:百姓眼中的曹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宁可我负天下人,勿教天下人负我。
材料二:名人眼中的曹操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
如
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鲁
迅
材料三:史书里的曹操
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