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的学问》
教学设计:蔡翠芳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课本第80、81页《包装的学问》
学习目标:
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
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的思想,
渗透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熟练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能
准确地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能把多个正方体搭成不同的立
体图形,并初步知道拼搭后表面积发生的变化。
重点:
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难点:
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过程:
1、 引入
师:请看投影,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是《包装》。课前,同学们看
了物品的包装图片。它们在包装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生:美观、方便、实用、包装纸的多少。
师:看来包装也是一门学问。在这些因素中,有哪些可以运用数
学知识解决呢?
生:包装纸的多少。物体的形状。
师:原来数学知识可以解决这么多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
其中一个问题:需要多少包装纸?
2、 探究新知
师:以纸巾盒为例,它在运输过程中最怕被水弄湿,因此,我
们会在外面包一层防水的包装纸。若包一盒,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生:(10×20+10×8+20×8)×2=880(平方厘米)。
师:真是个神算手。
师:若将两盒纸包成一包,可以怎么包?
生上台拼搭。
师:为了便于区分,我们写上编号1、2、3。这三种包装方式需要
的包装纸一样多吗?哪种最节约包装纸?你是怎么想的?小组
长内,讨论讨论,并完成《探究记录表》。
师:同学们都讨论得差不多了。请把学具收到。刚才讨论得非常
激烈。同学们记录的方法也各有不同。哪个组先上来汇报?
师: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计算。
师:那分别说说算式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以及比较的结果。
师:大家听清楚了吗?有疑问?
师:你真是个能干的汇报员。
师:有哪个小组运用的方法跟他们不一样?
师:请结合实物,详细的说说你们组的方法。
生:比较大面中小面……
师:你采用的方法是比较重叠的面。
师:同学们听懂了吗?可我有点糊涂。你说这重叠的是上下的面,
那这种也是上下重叠啊。如何才能清楚地介绍重叠的是什么面?谁有
更好的方法?
生:大中小面。
师:嗯,这下清楚了。
师:他们组比较的方法非常直观。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师:你们组运用数据进行推理分析,非常的严谨。
师:同学们通过分析,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这种包装方式最节
约包装纸。
师:回顾刚才讨论、分析得过程,包装时,如何才能节约包装纸
呢?
3、 实践与应用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节约包装纸的策略。
师:在现实生活中,商品都是依据这种方法来包装的吗?我们来
看看这种包装,它节约包装纸吗?
师:那这种包装呢?
师
师:那将 4盒奶包成一包,怎样包最节约包
装纸呢?小组内摆一摆,猜一猜。
师:看来大家已经有答案了。
师:目前有两种答案。认同这种的举手。分别派一个代表上来说
说你是怎么想的。谁来说这种?
师:听了两位同学的分析,认为是第一种的举手,认为第二种
的举手?
师:可我还是不放心,如何进一步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对的?
生:计算。
师:请每位同学动笔算一算。
师:确实是这种最节约包装纸。
师:那在包装的物体越来越多的时候,如何才能节约包装纸呢?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